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1日电 (吴平华 单华燕 )“在当编辑的日子里,我理解了‘无米下锅’时的着急、改稿润色时的用心,回到记者的角色,写起稿就更注意精练、突出重点,搭好架构。”近日,在珙县融媒体中心召开的职业技能竞赛优秀员工颁奖仪式上,职工张忠秋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感慨道。
在传播格局深刻调整、传播方式深度融合的今天,融合与变革早已经成了行业的底色,如何“融”?如何“变”?珙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张万里告诉记者:“我们力推全员转型,让新闻从业人员在记者和编辑之间来回“切换”,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心理上、技术上完全融合,才不至于彼此“生分”,貌合神离,更好推动从“相加”到“相融”的变革。”
据了解,从今年6月1日起,珙县融媒体中心通过业务学习期、探索运营期、正式营运期三个阶段把采集中心、编发中心、社教部三个部门的进行深度融合。业务学习期为期半个月,记者和编辑相互传授基本业务技能,并安排人员进行指导。探索运营期为期三个月,在记者和编辑轮训时发现、挖掘其特长,搭建采编核心团队。在正式运营期,将结合探索运营期的成效,组建采编组、技术组、外宣组三个核心团队,形成技术赋能,内、外共鸣的高效运营机制。
珙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汤彬说道:“要实现融合传播的‘突围’和提升,不能光靠运营机制这一道‘主菜’。我们在探索运营期精心准备了‘优秀职工打榜赛’这道‘配菜’来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打榜赛’每月公布一次积分表,对积分前三名进行“流动奖牌”授牌仪式并颁发奖品,并为下一阶段的运行选拨‘精兵良将’。这些奖励措施和办法,既是对作品的奖励和鼓励,也是对‘制度留人’机制的完善。”
获得首次轮训第一名的王运鑫干劲十足的说:“打分评级这个考核‘指挥棒’,犹如一个重要支点,撬动了我们挑战惯性、以创意抢先机的积极性,这个流动奖杯,我有信心继续留在我手里。”
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珙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从业人员的多元角色担当已逐步成为现实。“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四川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宜宾市表面处理集中区产业链项目在珙县开工这些重大主题报道,记者都是由编辑跨界担当。在不断的学习中,对微信、微博、新闻网、app的编辑的基本超作技能已经熟悉掌握,并对自己提出了“逢重大主题报道,必有突破创新”的新要求。
珙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陈杰信心满满的表示:“深耕中央厨房也好,创新融合提升也摆,决不能忽视一个关键点,那便是要‘生产’出既叫好又叫座的‘新闻产品’。在这次融合中,我们的团队已成长成了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有了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实现‘内容为王’,时刻做到‘精品抵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