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6日电 (易荣坤 张浪)记者6日从万源市获悉,自达州市委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万源市迅速启动各项工作,确保达州有部署,万源有响应;达州有安排,万源抓落实,亲商、爱商、扶商、护商的良好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近年来,万源市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坚定“名、绿、优、新”四城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富硒农业等绿色产业。“中国西部石材城”建设加快推进;引进陕西国铁物流拟投资18亿元建设万源储煤基地;引进净点食品、岑瀚富硒农业等拟投资47亿元富硒产业项目5个;中建城乡建设等拟投资60亿元建设农业产业园项目3个,以生态为主旋律的投资兴业在万源逐渐成势。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投争委”,抽调6名同志集中办公,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向京津冀、成渝西等地区分别选派2—3名干部,设置驻蓉、驻杭等4个联络组。按照绿色建材和新材料、绿色能源等类别,组建11个招商专班,依托驻外联络工作组,赴外精准招商25次,成功签约富硒茶叶、康养旅游、绿色建材等13个项目,总投资165亿元。
坚持“既挂帅又出征”,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对接、亲自研究、亲自推动全市招商工作,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定期带队赴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考察学习、招商洽谈,带动形成全县招商良好氛围。2021年以来,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外出开展招商活动20余次,在北京、成都成功举办万源市投资环境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全年累计新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99.8亿元,发出招商顾问聘书23份。
同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有效整合,提供24小时自助查询、业务申报、代人办事等服务;梳理“川渝通办”137项,“跨省通办”50项;通过网上签发电子证照、线下快递送达纸质证照,初步实现“业务办理一张网、线下线上一张网”。截至目前,平台访问量超过80万余人次,全程网办48.9万件,免费邮寄各类办件5763余件。
完善县乡政务服务体系,将212项审批事项整合至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综合审批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清理政务服务事项5352项,取消证明事项15项,完成“零材料”办理事项91项,群众少递交材料852余件;结合审批改革,将办理频次高、需求大的营业执照办理等权限下放乡镇,满足群众办事便利化。
万源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抓手,保留撤并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1个,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代办点298个,提供就近代办服务;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提供帮办代办、免费邮寄等定制化服务,为行动不便、援助需求强烈的群众提供预约上门、陪同办理等5000余次;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摆放“办不成事”调查问卷,收集意见建议10条,倒逼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