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泸州等地应急局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11月06日 19: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获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泸州应急供图
泸州市应急管理局获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泸州应急供图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6日电 (记者 刘忠俊)四川省应急管理厅6日透露,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上,来自四川应急系统的成都市金堂县应急管理局、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甘孜藏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攀西监察分局等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夜晚的地震震区临时安置点。泸州应急供图
夜晚的地震震区临时安置点。泸州应急供图

  2018年,应急管理改革发展的号角吹响,此次改革绝不是换一块牌子那么简单,要想将灾害事故伤亡降到最低,当务之急就是转变传统应急方式,提升现代化应急管理能力,搭建一个“智慧应急”平台迫在眉睫。泸州应急从灾害事故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从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想法子、找路子,从管理难度最大的地方补短板、堵漏洞,靠着一股子拼劲和钻劲,在四川省率先自主研发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融合了水务、交通、气象等20个部门34个系统2.9亿条数据,实现预警发布、指挥调度、抢险救援全过程看得见、喊得应、调得动。

煤矿井下一角。泸州应急供图
煤矿井下一角。泸州应急供图

  2020年8月19日,特大洪峰咆哮袭来,沱江超警戒水位、长江超保证水位1.63米。泸州市首次通过智慧应急平台,随时掌握汛情变化趋势和洪峰具体过境时间,锁定该市5个区县、37个乡镇街道、137个行政村将受到威胁。并果断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发出预警指令,各级防汛责任人迅速到岗到位,上万名应急救援队员提前集结行动,61000多名群众提前转移,排查警戒、停航封渡、停工停产等一系列措施抢在洪峰来临之前布防到位。

  2019年以来,泸州应急协同各方成功应对了洪涝、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39次,转移避险32万余人。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绝非一朝一夕,锻造了应急人24小时值守,365天应急的精神骨骼。

泸州市智慧应急平台。泸州应急供图
泸州市智慧应急平台。泸州应急供图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一阵剧烈的摇晃惊醒了无数人的睡梦。此时,泸州应急指挥大厅365天不熄的灯光格外耀眼。灾情就是命令,不用通知,应急局全体人员闻令而动,迅速到岗到位。应急指挥平台显示,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烈度8度。时间就是生命,泸州市立即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5分钟,向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企业发出停产撤人指令;20分钟,第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抵达震中;40分钟,增援力量挺进灾区;6小时,第一轮搜救完成,营救被困群众153名,转移安置76000多人;10天,灾区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在最害怕时候,看见应急救援队伍来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这是群众发自肺腑的赞许。

  煤炭,是国家重要能源支柱,同时又是一个高危行业。在泸州,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89%,一级和二级水患矿占43%,事故风险极高。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考验着泸州应急人的智慧与能力。

  泸州辖区曾有一家煤矿,每分钟瓦斯涌出量高达150立方米。一次煤安科科长方谨带队检查该矿,发现工人在煤层底板掘进施工时,竟未采取超前探测措施,一旦误穿突出煤层,极有可能引起煤与瓦斯突出或爆炸。“今天网开一面,开了这个口,我不只害了你,还害了全矿上千名矿工兄弟。”方谨称,最终该矿被停产整改并处以人民币97万元罚款。但并没有一停了之。泸州应急统筹协调12个单位和专家团队问诊把脉,采取政策支持、债务重组、科技驱动、借智专家,指导企业科学治灾、消除了隐患。

  与此同时,专家助安、科技兴安、强基固安等措施在危化品、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广开来,泸州市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率达95%,统筹推动发展和安全在泸州落地生根。应急管理改革来,泸州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连续6年荣获四川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