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黄晓艳:带领群众谋振兴
2021年11月17日 13: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6日电 (吴平华 潘政吉 解小锋)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的通知》,其中,资阳市安岳县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黄晓艳入选。

  距安岳县城40公里的周礼镇,以红薯闻名。独特的环境和自然风景,使得这里成为安岳县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39岁的黄晓艳就生活在这片青山绿水中,她常年与红薯打交道,并以此蹚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薯妹妹”。

优质红薯丰收。屈维 摄
优质红薯丰收。屈维 摄

  返乡创业做村民致富“带头人”

  “我初中毕业后,便帮着父母收购红薯,1999年又随父亲到广元市从事红薯粉生意。随着生意越做越好,原料逐渐供不应求,由此出现了红薯粉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于是决定回乡自己种植优质红薯。”黄晓艳说。

  “我种了一辈子红薯,你个女娃懂啥子?”起初,黄晓艳推广种植新品种红薯时,受到颇多质疑,不少农户心存疑虑,种植新品种红薯的积极性不高。为此,她便挨家挨户做工作,通过细算经济账、新老品种对比、免费发放红薯种苗、提供技术支持,增强群众的种植信心。在黄晓艳的感召下,20余户试种新品种的农户全部实现了增收,比种植常规农作物每亩增收1500元左右。

  增收的消息很快在周礼镇传开,后来跟着黄晓艳学种新品种的农户越来越多,种植户从最初的20余户发展到如今的4000余户。种植区域也从周礼镇逐步扩展到华严镇、长河源镇、千佛乡、拱桥乡等10个乡镇,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面积达29000亩。

  “晓艳这孩子能干,免费给我们提供薯种和技术帮助,在种植过程中,及时给我们解决种植疑难问题。平时在她的公司务工也能增收,通过土地流转还有合作社分红。”提起黄晓艳,村民卢丙仁竖起了大拇指。

  过去8年,黄晓艳已带动安岳县近10个乡镇4000余户农户增收,先后为3000余名农民工和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让2000余名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为周边近10个乡镇的2000余名贫困户免费提供红薯种苗,与他们签订高于市场价的红薯收购合同,帮助他们早日过上好日子。

务工村民正对红薯进行分级分类。屈维 摄
务工村民正对红薯进行分级分类。屈维 摄

  感恩思源带领群众谋振兴

  2013年,黄晓艳回到老家周礼镇,成立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种植鲜红薯、加工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等。经过多年努力,2020年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3万元,利润达410万元。其中“尤特”和“红薯魅妹”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各大城市。

  “欢迎直播间的宝宝,我是红薯妹妹,这是我们的有机红薯,它口感纯正,2016年还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哟......”11月11日下午,安岳县周礼镇海棠村的百亩红薯地里一派忙碌景象,黄晓艳举着个头匀称的有机红薯绽开了笑脸。当天下午,在她的宣传下直播间卖出了1000余单有机红薯。

  据统计,2016年至今,黄晓艳的公司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红薯7567万斤,销售额1.1亿元,促进农民增收800余万元。

  “每到收购季节看到村民家种植的红薯变成钱,就由衷地替他们感到高兴。在晓艳姐的感召下,我和周术贵、吕凤燕等16个年轻人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创业,相信在广袤田地上我们也能描绘更加精彩的人生。”返乡创业的黄成香说道。

  从起初的200亩红薯地,到如今的1360亩有机红薯认证自有基地,让她满心感慨,黄晓艳渐渐明白自己的根和梦想一直在农村,这一路走来耳边仿佛始终回响着家乡无声的召唤。

  “最要感谢的是党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为我们做技术指导和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修蓄水池、新品种培育补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就没有现在的黄晓艳。一定要努力干,不断提升自己,感召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带动周边乡镇的村民朋友一起把致富增收小康路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黄晓艳坚定地说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