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感应式垃圾分类箱在绵竹“上岗”
2021年11月17日 09:3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7日电 (李露平 蒋丽萍)近日,绵竹市在部分居民小区投放了“4+1”感应式垃圾分类箱,并配备了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分类督导,让生活垃圾分类变得简单而智能。

  在仟坤·兰卡威小区和仟坤·国际小区等小区,不同于传统的垃圾箱,新投放的“4+1”感应式垃圾分类箱为全封闭垃圾贮存设施,外观新颖,箱内按照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设置了4个不同颜色的全封闭垃圾贮存箱,提醒市民正确分类投放。走近垃圾分类箱,感应式开盖设施依靠感应探头识别投放者并自动打开对应的桶盖,投放完垃圾后,箱盖又自动关上,实现了全程与垃圾箱零接触,减少垃圾外溢和异味对居民生活的滋扰。同时,配合设施自带的洗手池,避免了居民因直接接触垃圾桶而带来的卫生隐忧。

垃圾分类搜集点。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垃圾分类搜集点。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仟坤•兰卡威小区、仟坤•国际小区是绵竹市率先实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的两个试点小区。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为实现生活垃圾无接触投放,绵竹市在两个小区试点投放了“4+1”感应式垃圾分类箱,以定时定点投放、督导员桶边督导的方式,指导小区居民正确进行前端投放,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以末端分类处理倒逼前端分类投放习惯养成。

  “每天我都会在7:30至9:00、18:00至20:00这两个时间段引导小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若居民错过这两个投放时段,小区另一边还设有误时投放点。”仟坤·兰卡威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何丝丝说,由于前期宣传工作到位,部分业主在家中就做好了垃圾分类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绵竹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运行格局,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实落地。目前,绵竹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采取“4+3”模式进行分类,通过不断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等垃圾处理流程,实现垃圾分类管理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为持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绵竹市将陆续在首批“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的24个试点小区内设置“4+1”感应式垃圾分类箱,并逐步撤销误时投放点,通过定时定点投放、蹲点督促、现场指导等形式,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完).jpg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