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发布 德阳跻身全国百强
2021年11月17日 18:4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7日电 (记者 杨勇)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简称《报告》)。其中,德阳“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位列中国城市第100名,“2021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位列中国城市第94名。

  《报告》显示,在四川,德阳两项指数排名仅次于成都;在西部地级城市中,德阳的“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仅次于陕西榆林和新疆克拉玛依,排名第三,“2021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更是位居西部地级城市第一。

  据《报告》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海东介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衡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是当前和短期的经济绩效的决定力量,也是城市未来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基础;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反映的则是城市未来发展潜力。近年来,德阳这两项排名都呈持续上升之势。

  徐海东表示,该榜单不仅考虑经济总量单项指标,还要衡量经济增量、经济效率等,“后者相当于地均GDP或者说经济密度,德阳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此外,德阳的经济活力和环境韧性也比较强,前者包括经商便利度、产权保护、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青年人才比例等指标,后者涉及交通、环境、气候、电力等领域。

  “进入百强来之不易,德阳可以将《报告》作为工作参考、观察视角,对标对表、扬长避短,寻找今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说,德阳要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的契机,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近年来,德阳正逐步探索老工业基地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其城市竞争力也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而展露出全新的面貌。

东汽大型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东汽大型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再造传统,寻求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10月22日,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正式开工。东汽副总工程师孙奇介绍,已完成关键核心设备的设计方案,即将投入生产制造,预计明年六月开始安装和调试。

  过去,煤电板块是东汽业务大头,2015年新增生效订单61.87亿元,占比61%;到了2020年,两项数据分别下降到21.77亿元和17.4%。核电、透平、服务、新能源材料等板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德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变化,令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印象深刻。“既要筑牢产业之基,又要迎接现代化、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来讲,德阳做得比较成功。”

  如其所言,近年来,面对各种转型发展难题,德阳持续探索老工业基地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代化路子,其中尤为注重数字经济赋能。

  11月8日,白鹤滩水电站3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投入商业运行。在其制造过程中,东方电机定子冲片“无人车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阳以建设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赋能等切入,以天府数谷作为德阳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推动“德阳制造”向“德阳智造”转变。德阳市政府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德阳引进中国电子、光大特斯联、海尔卡奥斯、58集团、南威软件集团等2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总投资近500亿元。

  今年4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德阳指数)在天府数谷发布,建成国内首个数字经济大数据平台。截至9月,天府数谷已完成投资2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6%。

  筑巢引凤,汇聚优质资源“借力”提升

  近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引发网上消费热潮,位于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

  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是京东集团在全国仅有的两个A类重点项目之一。依托该中心成立的京东广汉信成贸易有限公司,去年营收总额超147亿元,位居2021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16位,在德阳入选企业中拔得头筹。

  以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医药食品、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五大产业为抓手,德阳持续“招大引强”。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德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速8.3%,居全省第3位;50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0.9亿元,占预期投资的103.3%,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这也得益于“筑巢引凤”的系列举措。以企业开办为例,德阳推出首套印章刻制、政务快递、CA数字证书认证等全额由政府买单的服务,年均为企业和群众节省开支300余万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总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

  “这些正好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和城市发展方向相适应,德阳的成效比较明显。”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说。

  种种举措,持续为德阳招纳贤才,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和活力。德阳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杨松介绍,德阳与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近10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