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巴蜀文旅“百城行”走进自贡沿滩
2021年12月13日 13: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刘刚 贺勤思 沿宣)12月12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中共自贡市委宣传部、共青团自贡市委、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指导,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自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百城行”大型采访活动暨“自贡银行杯”自贡第三届原创短视频大赛,走进自贡市沿滩区,探秘沿滩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产业发展。

体验银行智慧服务(沿滩融媒 供图)
体验银行智慧服务(沿滩融媒 供图)

  当天,中省市媒体代表和封面拍客采风团分别走进自贡银行紫晶支行、王家大院、川南新材料基地、仙市古镇、百胜村,用镜头寻觅“最沿滩”元素,走进百年盐业遗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探访填补国内空白的航空船舶隔热隔声材料高新企业。

探访“王家大院”(沿滩融媒 供图)
探访“王家大院”(沿滩融媒 供图)

  “嗨!你们好啊,我是龙宝,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吗……”在自贡银行紫晶支行,刚一进门,采风团成员就被迎面而来的机器人“龙宝”萌化了,萌萌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大家逗乐了。据了解,紫晶支行设置有智能服务区、现金与非现金区、理财服务区、客户体验与信息展示区等各类功能分区,业务品种包括储蓄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公司业务等,实现综合性业务“全覆盖”。

参观新材料基地(沿滩融媒 供图)
参观新材料基地(沿滩融媒 供图)

  据该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紫晶支行将改变传统意义上银行机构严谨、刻板的服务形式,坚持以文化定义方向、用文化引领发展,为中高端女性客户针对性提供生活、服饰、仪容、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体验和社交活动服务,帮助客户获得最新的投资信息和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并探索打造一个温馨、舒适、休闲的高端女性活动场所。

古镇美食(沿滩融媒 供图)
古镇美食(沿滩融媒 供图)

  据介绍,在“王家大院”,大家推开沉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青葱一片,这座古宅的正院为四重三院落结构,大门有联:“有分山林都入画,无边风月自成家”,横额为“结庐人境”,颇有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意境。随后,大家来到王家大院城市展厅,对未来王家大院的规划打造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王家大院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将以塑造“自贡第四张城市名片”为目标,以盐商文化为主脉,以“王家大院”为核心,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成为川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集散地,谱写自贡文化旅游产品新篇章。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种新材料,已经广泛运用到了航空航天、高铁轮船中,我向大家演示一下它的阻燃性能。这种新材料遇火时,只会被烧焦,不会被点燃传热,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非常受市场欢迎。”在自贡市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川南新材料基地内,自贡中天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拿起一块貌似“泡沫”的厚板,然后用打火机将它引燃。奇怪的是,这块“泡沫板”并没有被点燃,只是烧焦了一小截。原来,这是该公司生产专用于航空船舶的隔热隔声材料产品。该负责人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含氟聚酰亚胺单体作为树脂合成的主要原料,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仙市烘肘、弹棉花、铁匠铺……以及古朴的民居和建筑,让大家久久停留。今天天气真好,景色太美了!”当天,媒体代表和封面青蕉拍客们在仙市古镇内一边拍摄、一边赞叹。短短一个小时,大家参观了仙市古镇民居和古建筑,这些建筑历经了千年的岁月沧桑,依然保存完好,大家都被这里典雅独特的古建筑风貌所吸引,纷纷拿出相机和手机“记录历史”。

  据悉,昔日,自贡井盐经仙市入沱江、进长江、溯赤水,上蓉城、入川西、去川北、进川东、出三峡,仙市古镇成为井盐出川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如今,这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打铁、弹棉花、纺线、捕鱼等各类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的节日龙灯、花轿迎亲、钟馗庙会、街头茶馆、川剧玩友、长竿旱烟等民俗民风传承完整,别具风情。古镇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历史文化遗存,让人流连忘返。(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