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4日电 (张俊)“老人家请进一楼政务大厅坐一下,里面有暖气和热水,外面太冷不要受凉了。”12月13日早晨7点多,苍溪县人社局门口就来了几个办事的老人,门卫值班室陶刚立马主动开门放行,让他们提前进入服务大厅。
“未到上班时间按惯例是不能放行的,但是我局要求,凡是前来办事群众,不论早晚一律放行,不能以未到工作时间为由将群众阻挡在门外。”陶刚说。
今年以来,苍溪县人社局把“为民服务”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半径,画出干群关系最大“同心圆”,让为民服务有了“人情味”“烟火气”和“科技范”。无论是群众的来信来访,还是群众的政策咨询、业务办理,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浓茶都能打开心结、温暖人心。苍溪县人社局在公共场所、政务服务中心等地分别设置有盲人道、引导台、饮水机、休息椅、医药箱等设施,摆放杂志、报刊等,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把群众想到地做好,没想到的也要做好。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办群众想办的事。苍溪县人社局持续推动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特殊情况“代理办”“上门办”、所有事项“简便办”,让“便民”成为服务的第一标签。同时要求全局干部面对群众要规范言行和蔼可亲,说话不搭“天线”通俗易懂接地气,办事不设“门槛”高效便捷顺民气。
“在细微处体现‘人情味’,服务有了温度,群众才有满意度。”苍溪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邢小川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成为过去式。”
另外,苍溪县人社局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行远程协同办公,大力推广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推动“掌上办、网上办、自助办”。参保人员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掌上12333”APP等方式进行社保转移业务申请,避免参保人员“两地跑”。截至目前,社保转移网上查询服务6000余人次,网上经办社保转移2572人2127.47万元。便民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科技为服务赋能,让服务为群众暖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