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五医院“科研门诊”首诊 邀你感受沉浸式科研体验
2022年01月19日 14: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网1月19日电(王爵  杨秋)“这份标书从医工结合切入,具有一定创新性。但需要重点理清两个问题: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是什么?聚焦机制研究还是成果转化?”近日,一场与众不同的学术交流正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激烈进行,原来是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针对麻醉科启动了“科研门诊”首诊。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针对麻醉科启动了“科研门诊”首诊。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针对麻醉科启动了“科研门诊”首诊。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据了解,成都市五医院在市级医院中已率先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基础研究平台,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上率先“放权赋能”,硬件及软件双提升助力医院科研提速。为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综合业务技能,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借鉴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医院的先进经验,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筹划开展科研门诊。即面向全院科研人员,以解决课题科学问题、研究方向等“疑难杂症”开展“问诊”服务,直击科研“痛点”,让科研人员遇到科研瓶颈也能看“病”开“处方”。

 “科研门诊”首诊开诊。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科研门诊”首诊开诊。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前期,科研门诊将按2期/月序贯推进,一是以科室为单位集中解决科室科研综合问题。二是全院为单位,以具体科研专项、论文润色、实验设计、统计学分析等为主题开展专项咨询辅导。后期,待全院科研热度持续升温后,将形成科研专家团固定出诊模式,为全院提供常态化科研咨询服务。

  本次科研门诊开诊前,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认真挖掘科室“科研诉求”,结合科室发展“量身定制”出诊专家团队。首诊持续了2个多小时,麻醉科课题组汇报了预实验结果及课题标书,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吴巧凤教授直击标书核心问题精准“把脉”,以点带面系统“诊断”,从实验设计、中西结合、针灸技术等方面对症“开方”。俞旭君副院长从标书逻辑、模型选择入手深度剖析标书薄弱环节,提出修改建议。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董明清博士、闫芳博士也结合自身学术经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是一种沉浸式科研体验,与以往接受的科研培训和辅导截然不同,课题组成员都是带着自身的科研疾病参与其中,激发自我深度思考,实现科研心流,对课题组整体科研设计及标书撰写能力提升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麻醉科主任易明亮激动地表示。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科研门诊将切实为愿做科研、想做科研、能做科研的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科研服务。科研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主动意识,将自身努力与外界帮扶叠加,才能快速提升自我科研能力,跟上“创新型”医院的建设步伐,为把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成省内一流、市级领先的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