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德阳旌阳区:企业创新设置“钟点工”岗位 留守妇女端稳灵活就业“饭碗”
2022年03月04日 20: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工人对竹笋进行剥壳、切片、装袋处理。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工人对竹笋进行剥壳、切片、装袋处理。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4日电 (姜强)被德阳市妇联授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的四川纤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把一批灵活性强的工作岗位留给当地农村留守妇女,让她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的愿景。

  在竹笋加工车间,柏隆镇南平村村民蒋述会和工友们正娴熟地对竹笋进行剥壳、切片、装袋处理。“我在这里工作比较自由,如果家里有事,上班就可以晚点来,下班还可以提前走,不仅把家里照顾了,钱也挣到了,确实安逸。”蒋述会高兴地说。

工人对竹笋进行剥壳、切片、装袋处理。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工人对竹笋进行剥壳、切片、装袋处理。 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农村,照看老人和孩子虽然占用了妇女同胞的不少精力,但每天仍留下不少空余时间。想找一份工作贴补家用,但很多企业都有严格的上下班制度。2021年,四川纤多多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柏隆镇后,创新设置“钟点工”岗位,根据工作时间计算收入,让附近的留守妇女可以随来随走。“工作环境舒适,福利也不错,每月我们能赚到近4000元。”公司员工李以秀说。

  “像蒋述会和李以秀这样的员工,公司还有60多人,灵活就业的方式为她们提供了方便。”四川纤多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翠蓉说,大家像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劲往一处使,工作有动力,企业健康发展也有了保障。

  据悉,四川纤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女职工160人,占企业总人数的84%,解决了当地大龄妇女外出务工难的问题。公司每月开展技能培训4次,两年来培训人数200余人次,辐射带动200余人,帮扶困难妇女200余人,实现年人均增收5万余元。

  “钟点工”稳住了农村留守妇女灵活就业的“饭碗”,下一步,四川纤多多食品有限公司将乘势而为,按照“企业+车间+妇女劳动力”的模式,扩大生产规模,持续加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建设力度,开发更多的岗位,吸纳妇女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切实形成“妇联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就业创业新局面。(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