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4日电(王利文)《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蓝皮书(2022)——家庭环境的作用》(下称《蓝皮书》)13日正式发布。

《蓝皮书》发现,父母职业与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显著影响大学生的财经态度;家庭内就预算、储蓄、信贷、理财、消费等话题的交流都对大学生的财经满意感、财经行为合理性、独立、信用和未来规划有显著影响;父母陪伴时间多等家庭成长环境变量能显著增进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并抑制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倾向。

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课题组首席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徐玖平介绍,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受家庭、学校、社会多重影响,不仅关系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健康,对社会稳定、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安全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同于2021年首次发布的《蓝皮书》,2022年《蓝皮书》将财经素养内涵拓展为财经态度、财经满意度、财经行为合理性、独立、信用和未来规划六个方面。课题组构建了三个研究框架,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探究提升大学生财经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蓝皮书》显示,23个客观财经知识测试题目中,大学生答题正确率为60%,答对22道题及以上的人数仅占0.1%。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田志龙表示,答题正确率较2021年下降,大学生客观财经知识依旧不容乐观。家庭是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第一课堂,但高校是系统培养大学生财经素养的有效渠道。
“财经素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幸福生活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四川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王英梅倡议,了解财富本质、懂得创造和管理财富并树立正确金钱观,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学习和工作压力。
基于《蓝皮书》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课题组呼吁应继续丰富大学生的财经知识;鼓励父母主动与孩子开展多种方式的家庭财经交流,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财经行为方面的榜样;倡导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为父母开设系统的财经素养教育课程,为有效进行家庭财经交流提供必要的通识知识、合理的价值引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