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2日电 (刘刚 汪清林)今年以来,乐山市沙湾区坚持贯彻落实乐山市委组织部“十大行动”,聚焦组织建设、人才支撑和管理制度,精准发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完善联系机制,强化顶层推动。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一村一人一基地”机制,县级领导定点联系60名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28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地,引导和指导农民工“带资带技”回乡创业;充分发挥沙湾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指挥部职能作用,坚持顶层谋划、顶层组织,在“消薄攻坚”行动中,出实招、求突破、见实效;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充实专班力量,在全面盘清各村经济规模、土地情况、资源优势等基础上,逐村分析情况、逐村研究对策、逐村破解难题,坚持做到“因村施策、一村一策”。
成立综合党委,强化示范引领。重点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打破“地缘限制”,成立太平镇三廊产业综合党委、佛手柑产业综合党委,跨镇村整合土地、人才等优势资源,切实将组织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发展基础好、地理条件好、领导班子好、发展意愿强的村庄;深化校地合作,柔性引进乐山职业技术学院7名农学、药学等领域博士,组建工作站,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帮扶方面予以倾斜,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引导各村发挥比较优势,打出特色品牌,树典型、立标杆。
加大文化建设,强化利为民谋。严格执行集体经济收益规范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集体收益分配制度,使群众真正分享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持续改善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不断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挖掘乡风文明特色,“全覆盖”建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阵地102个,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成功申报葫芦镇为全省片区中心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命名1个镇和6个村(社区)为沙湾区第二批区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