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1日电 (唐倩 张华洋)为充分发挥校地双方资源、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6月21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在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双方本着“校地互动、优势互补、共享共促、协同发展”的理念,坚持“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人才共育”的原则,务实推进校地合作,全力服务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发展战略。

据了解,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四川民族地区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曾主动对接民族地区企业,2018年与甘孜州民族歌舞团达成协议并成功开设了甘孜歌舞团订单班。
“该订单班是首次与省内民族地区演出团体合作,共招收到来自甘孜州的学员42人。通过5年的培养成为专业技术的人才,回到甘孜州民族歌舞团的舞台就会成为他们的中坚力量。”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文学菊表示,“一方面,学校不断增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让他们走向更大的舞台,另一方面,这种合作培养方式也有助于保护传承好、弘扬好我们的传统文化。”

经过五年努力,甘孜州歌舞团订单班的同学临近毕业,即将奔赴工作岗位,为民族地区的艺术事业贡献力量。作为其中的一员,才让拉措说道:“这五年,学习了很多舞蹈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希望在之后的舞蹈工作当中,希望自己能够更加的努力,把更好的关于家乡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甘孜州歌舞团副团长真知认为:“通过这种委托培养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整体学历,另一方面,我们让学生以演代训,不断打磨他们在舞台上的演出效果,这比通过社招的团队,整体的效果呈现会更加有默契。他们表演的儿童剧《小军号》在省上获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近年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积极实施四川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14年来共招收“9+3”学生660人,帮助民族地区青少年接受更优质量更加适合的艺术职业教育。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开展民族地区艺术教育工作,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长治久安贡献教育力量。不断满足新时代藏族、彝族农牧民地区乡村本土文化人才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