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山沙湾:积极打造“枫桥式人民食堂”
2023年09月08日 10: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刘刚 王智毅)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瞄准民生短板弱项和难点堵点精准发力,打造聚暖心、舒心、省心为一体的“枫桥式人民食堂”,用舌尖“热度”提升惠民、安民、为民“温度”。

  “定制服务”暖心惠民。聚焦老年人、学生、外卖员、出租车司机等群体自行用餐成本高、时间赶等实际问题,采取“党建引领+政府支持+慈善助力”的模式,整合公共资源并引入社会资本80万元,建成可同时容200人用餐的“人民食堂”;按照“经济实惠、放心便捷”的原则,为不同群体精心设置“个性菜单”和“爱心菜谱”;整合外卖“铜河小哥”、物业“红色管家”、小区网格员、“小巷管家”等志愿力量,组建“580红色送餐队”,为出行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定制化”上门送餐服务,让便民服务“零距离”和“心贴心”。

  “开门纳谏”舒心安民。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着力点,创新开设“人民食堂”民意直通车,设置餐桌留言薄,开辟“你说我办”和“百姓评政”等专区,广泛“开门纳谏”,主动获取“基层声音”;结合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设立“书记工作日”,由县级领导带头示范,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方式,完成群众“微心愿”200余件,采纳民生建议32条;利用“人民食堂”人员集中、身份多样等优势,全面推广群众诉求专线,由联系部门、街道、社区组建工作专班,对群众诉求实行汇总、核实、办理、反馈、销号的“全闭环”管理。

  “综合服务”省心为民。以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为目标,深入拓展“人民食堂”功能,整合公共闲置资源,按照“一站办事、一室多用”的原则,创新打造“四点半课堂”“银龄课堂”“爱心购物站”等特色功能区,配置城乡居民托幼、慈善公益、法律咨询等功能,变“单一”为“多元”,变“单打独斗”为“组团服务”;延伸社区党群阵地服务,动员业委会、社会组织、驻地单位等主体共同参与,以“人民食堂”为载体,建立代办“绿色通道”,举办“沫若友邻节”“沫若美邻节”“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变“人民食堂”为“睦邻客厅”,变“便民服务”为“幸福指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