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任小冷)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群众自治能力,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积极推进“积分制”管理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列出工作清单、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党员群众主体意识,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8月7日,参加大旺竹海露营基地平场工作的群众有刘胡秀、邓隆明、凌朝晖.....”在竹海村党总支副书记余源坪在工作日志上详细的记录着每一名热心群众的参与情况,待基地平场结束,一并统计纳入他们的年度积分中。
自推行积分制管理以来,白节镇竹海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制定《竹海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正向加分、负向减分”评分体系,明确“积分—统计—审核—公示—兑现”的积分程序,结合竹海村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需要,增减积分项目和分值,建立起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积分管理体系。
“韩梦帮隔壁刘老辈购买生活日用品加3分,巫昌蓉家门前垃圾未打扫扣2分....。.”在积分制管理过程中,竹海村还推行群众日常行为积分细则,制定垃圾焚烧、乱占耕地、不合理信访等6条扣分项目,列举倡导社会新风、积极参加急难险重任务、主动参与学历提升等23条加分项目。
“现在农村屋头大多是老人,我们这40多岁的算年轻的,没想到平时力所能及的帮个小忙,还能加分兑钱,这让我是完全没想到的。”竹海村村民韩梦说道,今年来她家已经积分232分。
接下来,白节镇竹海村还将强化“积分制”结果运用,通过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的方式,让积分制管理子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出更大实效。精神奖励方面,对家庭平均积分排名靠前的,给予通报表扬,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考虑。物质奖励方面,享受分红兑换,将户积分与村集体经济年度分红挂钩,年度内积分实行累积使用,以分红日期为划分节点,具体分红细则按照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公司制定标准执行,暂定兑换比例为1元/分。目前,该村累计奖励加分4200多分,扣分500多分,评选出示范户30余户,群众精神面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