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8日电 (张小红)她是一位温情又暖心的“85后”女法官,自201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法院工作到今年已是第10个年头了。她勤于实践、乐于钻研,在审判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成为法治路上的无悔“追光者”,她就是泸州市泸县人民法院喻寺人民法庭庭长刘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婷深知硬的专业能力是法院人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石。从书记员到法官助理再到员额法官,她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不言苦。从案件送达、庭审记录到独立审判,她从一名法院新人成长成独当一面的法官,改变的是她不断提升的业务能力,不变的是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十年桑榆,初心不改,她始终致力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
把公平正义镌刻在每一起案子中
喻寺法庭是泸县法院的家事案件审判庭,审理全县辖区内的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以及婚姻家庭案件,每年审理案件1200余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案件都拴着民心,每一个案件都是他人的人生。刘婷作为一名家事法官,她坚持小案不小办,普案优质办,以“家”为本促进社会和谐。
她入额后办理了一个刚满8岁女孩小郭的变更抚养权纠纷案,该案的妥善解决得益于她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满载的爱心和温情。
小郭5岁时父母便离婚了,于是小郭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随着年龄增长,小郭向母亲表示希望能跟随母亲生活,于是小郭母亲诉至法院,要求争取小郭的抚养权。
办案过程中,小郭爷爷奶奶和小郭母亲矛盾激烈。爷爷奶奶坚决不同意变更抚养权,并表示孙女一直都希望继续随他们生活,是孩子母亲在编造谎言。但孩子母亲坚持是女儿多次向她表达希望跟随其生活,她才会起诉。见双方争执不下,刘婷便现场征求小郭的意见,但小郭表示不愿意跟随母亲生活。这时,细心的刘婷发现小郭的情绪不自然,也许这不是她的真实想法。
于是她单独和小郭聊天,并以大姐姐的身份和小郭聊爱好、谈学习,分享一些成长中的小故事,逐渐打开了小郭的心结。原来小郭本是很想跟随母亲生活的,但是顾及到一直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会伤心,所以内心非常矛盾。得知这一情况,刘婷决定从尊重孩子意愿的角度进行调解,遂将小郭的真实想法告诉其爷爷奶奶,让他们明白小郭的懂事和善良。经过刘婷多次耐心的沟通,双方最终约定小郭随母亲生活,爷爷奶奶可随时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
调解结束后,小郭家人泪眼摩挲地向刘婷表示感谢,正是她敏锐的洞察力才真正了解了孙女的想法。虽然这只是一起简单的抚养权案件,但它的处理效果却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在家事纠纷中,矛盾与情感相互依存,找到症结,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让家事案件最优化解。她说:“作为一名家事法官,不能光以案办案,裁判后当事人的心结化解、案结事了尤为重要,同时还要维护家庭和谐、保障涉案妇女儿童权益。”
将法治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里
在刘婷办理的数百件案件中,有不少老百姓因为法治意识淡薄而走上违法的道路,在受到法律制裁时常常让刘婷感到痛心,她明白,让老百姓守法的前提是让老百姓先知法、懂法。
作为“泸法麒麟”泸县小分队普法宣讲团骨干成员,她积极传播法治声音,深入学校、乡村、社区、企业、机关等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几十场次,宣讲受众达数万人次。她将未成年人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禁毒、反电诈等知识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宣讲,让群众在真实的案例中、有趣的互动中收获法律知识,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正能量。同时,她还针对基层常见的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在群众家门口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积极营造全社会学法、守法、遵法、用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让青春热血融入进每一寸土地上
手持法槌,她是守护公平正义的裁判者,脱下法袍,她是满腔赤诚的龙城儿女。刘婷是土生土长的泸县人,对故土的热爱让她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九曲河畔、龙湖湿地公园、玉蟾新景……家乡的发展巨变,让她倍感自豪,并以更大的热情积极为家乡作出贡献。在乡村振兴、泸县“9.16”地震、疫情防控、禁燃烟花爆竹值守、燃气安全排查、创建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务工作中,总能看到她奋战一方的身影。除了办案,她还关心着辖区百姓的衣食住行,医保问题、就学问题、天然气安装、自来水改造……这些知识她都可以一一进行解答,遇到问题还可以帮着联系协调。她扎根基层,走村串社,以驻村网格工作为契机,将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农产品销售纠纷、土地流转纠纷、邻里纠纷所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广泛宣传,从群众出发,了解百姓的愁苦,积极排忧解难,以服务担当为守护最美龙城默默奉献着青春力量。
只有怀着对党的法治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故乡热土的无限热爱,才能当好群众心目中的“放心法官”、老百姓的“贴心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知心人”。法官的温度体现着司法为民的温度,刘婷将以“情感修复、柔性审判”的理念在家事审判道路上行稳致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