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共享维修”平台成效初显
2023年11月21日 15: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1日电 (张可 谭玥雯 高文钟 吴洪昊)近日,在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东复烤厂车间里,灯火通明,一群人正围在一起排查化学平衡库设备的故障原因,经过一夜奋战,设备恢复正常运转,及时保障了生产。这是四川省烟草商业系统首个“共享维修”平台建成后,四川复烤下属复烤厂和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卷烟厂开展设备维修工作的小缩影。“共享维修”平台建成以来,双方共建研发项目18个,节约费用90余万元;开展共建培训2次,节约费用4.8万元。

会理复烤厂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正在工作室里做实验。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会理复烤厂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正在工作室里做实验。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今年7月,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董秀明在听取四川复烤相关工作汇报后,要求四川复烤要主动对接当地卷烟工业企业,以“共享维修”为平台,加快对接卷烟工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操作标准,加快推进全省复烤专业化分选、均质化加工、同质化养护工作,加快提高四川复烤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水平。平台建成后,四川复烤初步实现了理念、资源、管理、技术、标准、队伍6个共享,努力满足工业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需求、队伍对技能提升的需求、复烤对技术变革的需求、企业对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一个个固有的观念正在逐步转变,一支专业化的维修队伍正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共享维修标准化体系正趋于完善...。.

  按照“共享维修”平台“一年对接、两年提升、三年出成果”的总体思路,凉山三厂先后开展3次内部共享维修,派出两期学员到西昌卷烟厂开展为期15天的跟班学习。

  通过标准共享,建立一套适用于凉山三厂的维保标准化体系,是四川复烤推动“共享维修”的关键一步,在四川中烟的指导和帮助下,聚焦预防性维修和功能性维修两大类别,初步形成了设备维修管理标准。

  以“设备保工艺”为导向,四川复烤按照“整体性推进+差异中求同”的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着力推进三厂设备点检全面化、设备保养标准化、设备维修规范化,“以点到面”持续完善维保标准化体系,努力提升人机匹配度和精准维修能力。

  “在设备整体规划设计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眼耳鼻看问题,埋下身子干事情,才能找到维保标准化的突破口。”德昌复烤厂机电班班长张晓华感叹道。

  在四川中烟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德昌复烤厂“双华创新工作室”通过大数据平台赋能,先后开发“设备维保系统”与机电维保“积分管理系统”,通过参数精准分析,形成科学标准的维保计划。同时,以重点设备维保流程为切入点,录制标准化SOP维修视频,进一步提升设备维保质效。

  在会理复烤厂生产现场,维修人员结合自身情况和维保差异,探索形成了一套契合工业“三大标准”,贴合实际的设备维保标准化流程,录入“二维码”后推动上墙管理;会东复烤厂借鉴经验,制定维操标准化手册,将各工段维保内容细分,落实到责任人,加速推进维操一体化深度融合。

  三厂维保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共享维修”重要一环,“标准化”的种子已经在每个设备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它既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对维保人员精益求精的“匠心”考验。

  四川复烤与四川中烟深度对接,全面铺开“共享”理念,与什邡卷烟厂共建共享,在宜宾复烤厂孵化“维操一体化”共享维修平台,以设备保障为轴心,覆盖现场管理、数字化管理、在线工艺控制等多个环节,合力打造集电气、机械、质检、工艺研究为一体的“理论培训+实操体验”系统。同步创新“合作”模式,拟建立“汪平创新工作室”川南首个室外工作点。在宜宾复烤厂年度检修中,什邡卷烟厂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复烤车间预处理工段“一润加酶喷嘴”项目改造,引入“工业眼光”提高加酶设备添加物料精度和雾化效果,为加快川南烟叶在凉攀烟叶中的适配性研究提供设备保障。

  “共享维修”平台不局限于设备维修,还将触角延伸至安全生产和工艺质量等方面,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维修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注重维修与优化工艺流程和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之间的联系,让设备与工艺之间无缝对接,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设备为工艺服务、工艺为质量服务、质量为产品服务的目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