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日电(徐娅 王巧妹)近年来,茂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调解主体多元化、措施多元化、平台多元化等,全面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质效,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绘就了川西民族地区“枫”调“语”顺的时代“枫”景。
平台搭载好“枫”景
近日,走进茂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第三方调解中心,中心主任袁吉祥正在将2019年以来所调解的案件卷宗进行归档。袁吉祥说:“2023年,我们调解了近166起,其中成功调解140起,涉案标的(成果)566.27万元。这得益于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袁吉祥原为凤仪镇雪花井社区支部书记,退休后秉承初心使命,主动加入到茂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第三方调解中心。

据悉,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2019年5月,茂县克服财政资金困难,实行“政府买单、当事人免费”的方式,在阿坝州率先依法登记注册第三方调解中心,并聘请了退休社区工作者、法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专职调解队伍,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退休法官李锋是调解队伍里的一员,在李锋调解的案件中,一起民间借贷引发纠纷令他印象深刻。“纠纷的关键点是原告急于追回借款,而被告经济困难无法立即偿还。原告迫于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委托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调解中,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双方当事人最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经法院司法确认后及时支付借款,当事人还给我们送来了锦旗。”李锋说:“凡是经过我调解的案子百分之八九十能成功,双方都满意才是调解最大的成就感。”
“调解工作圆满,赢得群众赞许,第三方调解平台,既节约了诉讼成本,也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茂县司法局副局长杨坤明说。
小院谱写好“枫”情
“作为基层干部,有时在面对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时,不能通过司法层面给与解释,调解工作就无说服力。”茂县叠溪镇党委副书记、政法统战委员葛仕蓉说。
为引导基层人民群众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有效减轻群众诉累,2021年5月,茂县将基层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检察联络站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造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调处阵地—“法治小院”。

茂县叠溪镇太平村白某和杨某因土地流转引发纠纷,后经过村干部多次协调解决,双方均对调解结果不满意。纠纷移交“法治小院”后,“法治小院”成员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商讨调解方案。最终,通过耐心释法明理,详细宣讲政策,纠纷一次调解成功,社会反响较好。
“感谢你们了,本来以为要打官司的,没想到家门口的‘法治小院’就把我们两家的矛盾解决了,结果也很满意。”提到“法治小院”调解过程,当事人白某竖起了大拇指。
多元治理为基层解难分忧,这样的暖心故事,时时都在“法治小院”上演。“法治小院”正在申报全国法治政府单项示范创建项目。“目前全县已建成4个‘法治小院’,共调处重大矛盾纠纷24件,涉及标的470余万元。”茂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叶茂介绍道。
组团绘就好“枫”气
茂县公安局凤仪派出所是阿坝州境内管理服务实有人口最多、接处警量最高、流动人口量最大、治安管理最难的派出所,担负着辖区196平方公里的社会治安管控和43000余常住人口、7500余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该所警务管辖的茂县雪花井社区,设有3个居民小组,共计2400余户,6000余人,由原居民、失地农民、城市拆迁安置群众等混居构成,近年来,家庭琐事、邻里矛盾、物业服务等纠纷多发频发。
就在前不久,城北电梯公寓棉花销售商户蒋某(化名)因市政排水管道维修影响生意与建筑方产生纠纷,无奈之下,他来到雪花进社区反映问题。
“当时,他情绪还是比较激动,我们了解情况后,担心后续造成警务资源浪费,于是社区调解小组出面,立即联系到建筑方,进行了多次的协调,最终结果还是让当事人比较满意。”茂县凤仪镇雪花井社区党总支书记谷才梅说。
据了解,为让基层派出所民警回归主业,茂县凤仪派出所创新机制,根据警力情况优化配置,积极运行“1+2+N”警务机制,对所辖8村3社区按照社区(1民警+2辅警)、村(1民警+1辅警)的模式予以了配备并进行日常矛盾纠纷化解排查指导,实现了社区警务提质增效。
“我们所排查的隐患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村(社区),将警情纠纷全部过滤在社区内,非案件类警情指导其自行调解,真正做到矛盾纠纷不出社区、不上交。”茂县凤仪派出所副所长李素成介绍道。
2019年以来,茂县公安局凤仪派出所协同各村(社区),共调处矛盾纠纷862起,调解率95%,切实将矛盾消除在始发阶段,2022年,茂县公安局凤仪派出所被四川省公安厅评选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政法守护好“枫”光
“你们不要跟我讲了,我不愿意调解,反正我就是要告他,追究他的刑事责任”。茂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杨晓红在办理一起危险驾驶案件时得知,因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双方存在对立情绪,矛盾较大。
“该案件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一判了之不利于双方纠纷化解,真正达到消除矛盾。案件起诉到检察院后,我们对其进行调解,经过释法说理,双方赔偿诉求达成一致协议。”茂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杨晓红说。
近年来,为借鉴和吸收“枫桥经验”的精华元素,茂县以“司法为民、司法便民”为宗旨,将“枫桥经验”与检察、法院、司法等工作相融合,以多元化解机制为支撑,促成矛盾及时化解。

2023年9月12日,群众张某(化名)与邻居李某(化名)因土地边界纠纷找到土门人民法庭,要求立案。得知情况,土门法庭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会同“云朵法官”工作室成员,组织当事人双方到涉案土地纠纷现场进行“背靠背”调解,最终双方主动握手言和。
“‘云朵法官’工作室,可向群众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避免了当事人的诉累和风险,又很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茂县“云朵法官”工作室法官刘洁介绍道。
目前,茂县已在7个未设法庭的镇设立“云朵法官”工作室,开展调解工作50余次,为当地48个村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与此同时,该县还因地制宜,创新在各景区、园区设置司法所4个,为人民群众维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如今,从城市到农村,从园区到景区,从解纷到治理....。。茂县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让新“枫”吹进羌寨民居,润泽羌乡群众心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