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天府新区多举措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火墙”
2024年02月06日 14:0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6日电 “‘果虫滑车’在半空中发生故障,有2名乘客被困车厢,有乘客感到头晕心慌!”“收到!收到!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制动、疏散游客、设置围挡,各部门接到指令后迅速赶至现场,经过争分夺秒联动救援,最终被困“乘客”在10分钟内被安全解救出来……这是近日四川天府新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演练的生动一幕。

  2023年,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以“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为主线,以落实《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下称“两个责任规定”)为抓手,联合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下称省特安协会)持续打好特种设备安全保卫战,通过专家巡诊、技术巡查、能力提升、应急演练等一系列组合拳,切实筑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火墙”,为四川天府新区高质量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公园城市先行区提供坚实安全支撑。

 专家问诊现场。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 供图
专家问诊现场。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 供图

  据了解,该局将“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作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先手棋”。与省特安协会专家团队组成联合工作小组,以“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行业专家”三位一体的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新模式为依托,深入全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点检查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现场硬件设施、安全技术规范、日常运行管理等情况;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重点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安全附件状况、日常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及演练情况、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最终形成“一台一档”“一企一册”巡诊服务报告。据统计,在2023年度巡诊中,共出动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809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381家次,涉及特种设备1000余台,发现安全隐患5168项。通过隐患排查、登记、监督、整治、销号的闭环式管理,目前所有隐患均已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达100%。

  同时,该局将落地落细特种设备“两个责任规定”、压紧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作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关键招”。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重点宣贯“两个责任规定”制定背景、总体思路、实施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与建议等,通过图文结合、案例剖析、经验介绍等方式,指导企业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将安全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要求传达到一线,压力传导到一线,切实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从源头上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此外,该局将“以训代练、以练为战”作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主抓手”。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演练及目录外游乐设施安全培训,通过“实景模拟+现场培训”,组织参与人员沉浸式观看、参与、体验,潜移默化地引导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素养,为广大游客系好游乐设施“安全带”。持续举办特种设备安全“进学校、进商超、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等“五进”活动,通过布置宣传展板、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手册、开展警示教育、举办有奖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将“安全课堂”搬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特种设备安全社会共治,营造“人人关注特种设备安全、人人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的良好氛围。2023年,共开展特种设备“两个责任规定”宣贯培训11场、游乐设施安全应急演练2场、特种设备安全“五进”活动10场,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不仅如此,该局还确定6家具有代表性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率先开展特种设备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工作。通过专家靠前服务、上门“问诊”,帮助使用单位建立更加规范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智慧治理、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最终编制形成《天府新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手册》,为该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提供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管理工具书,推动该区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进一步向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迈进,切实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