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泰康之家·蜀园迎六岁“生日” 医养升级享老更巴适
2024年03月03日 17:0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日电 (杜成)3月3日,由世界500强泰康保险集团在西南地区打造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医养旗舰社区——泰康之家·蜀园迎来开业六周年。自开业以来,泰康之家·蜀园凭借全新的养老模式、专业的医养服务、完善的适老化设施,吸引了超千位居民长辈入住。

活动现场。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活动现场。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六年成功运营实践

  重新定义享老新生活

  当天上午六周年庆典现场,泰康之家·蜀园总经理陈颖发布了六周年享老新生活报告,全面总结六年来的成功运营实践成果,重点对“享老新生活”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解读。

  该报告以六年来蜀园居民的真实生活为蓝本、以社区服务数据为支撑,指出所谓“享老新生活”是长寿时代下银发族对退休生活的全新规划。区别于居家养老、传统机构养老不同的是,蜀园的”享老新生活“是主动的、有目标的、全面的、一站式的、优质的养老生活。

  历经六年服务运营积淀,泰康之家·蜀园围绕长者需求,通过专业化、特色化、标准化的高品质服务,让居民在乐享安心生活同时,还能在社区搭建的“银发智慧”空间和平台上,实现价值再创造。六年来,蜀园共举办各类活动700余场,打造精品课程40余门,成立兴趣俱乐部超30个,追梦计划、蜀园“家”话等特色活动充分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运营六年来,泰康之家·蜀园规模不断扩大,已累计投入4栋居民楼共1019个养老单元。当天庆典仪式上,泰康之家·蜀园7号楼同步开业,将再次增加292个养老单元,有效增加成都市场养老供给。与其他居住楼栋不同的是,蜀园7号楼在1-2层规划了约4500平米的活动餐饮功能空间,连同原有的1.3万平米活力中心,将满足更多居民的活动需求。另外,7号楼也将配置以“小泰智能音响”为代表的智慧养老全新产品,全面提升居民的科技享老体验。

蜀园7号楼活动空间。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蜀园7号楼活动空间。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活动现场,泰康之家·蜀园还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农业大学离退休处等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共同致力于让更多长辈享受新型的美好退休生活。

  医养融合再度升级

  四川泰康医院温江分院揭牌

  高品质的医养融合服务是泰康之家深受全国长辈青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泰康之家·蜀园沿袭泰康一贯的医养融合模式,在社区内配套建立一级综合医院——泰康蜀园医院,为居民构筑起“紧急救助—健康管理—老年康复”三重防线,提供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院前急救、康复护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障服务。

泰康蜀园医院。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泰康蜀园医院。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六年来,泰康蜀园医院有效紧急救助超1200多次,守护了长辈们的平安健康。社区每位居民都拥有专属健康档案,蜀园医护团队将围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等进行用药指导、定期监测、健康总结,帮助长辈维持平稳的身体状态。

  除了配套专属医院之外,泰康之家·蜀园还与已投入运营的四川泰康医院实现医养战略合作,共建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据悉,四川泰康医院是泰康集团在西南布局的首家医教研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

  为推进医养融合升级协作,泰康蜀园医院当天正式揭牌升级成为四川泰康医院温江分院。双方将联合打造医联体和医疗养老全周期一体化服务平台,并开展老年、康复相关课题研究,为社区居民提供定制化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泰康蜀园医院揭牌升级成为四川泰康医院温江分院。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泰康蜀园医院揭牌升级成为四川泰康医院温江分院。泰康之家·蜀园 供图

  深耕布局西南市场

  多家养老社区正在建设

  据了解,作为泰康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布局的重镇,目前泰康集团在西南地区已有重庆渝园、成都蜀园两家社区投入运营,还有成都泰康之家·锦官府、昆明滇园、贵阳黔园等多家高品质养老社区正在建设中;此外还有已开业的四川泰康医院、成都泰康蜀园医院、泰康医疗成都诊所、泰康拜博口腔、云南抚仙胜境纪念园等多个项目,已实现医、养、康、宁实体服务网络全覆盖,为西南地区的长辈提供了“医养+旅居”的高品质享老生活新选择,全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成都,泰康还布局有第二家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锦官府。该项目与泰康之家·蜀园遥相呼应,在天府之国打造独特的“一城双园”模式。

  截至目前,泰康在全国已经布局了35个重点城市40个项目,其中19城20家社区投入运营,入住居民约12000人,未来还将继续深耕全国化、网络化布局,让更多长辈享受到高品质的享老新生活。(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