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7日电 日前,在凉山监狱三监区,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监舍走廊传来,伴着白炽灯光,凉山监狱三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李静开始了夜晚的巡查。无数个日日夜夜,她作为监区的领头雁,始终扎根监管一线,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起而行之,雷厉风行”,是她一贯的行事风格。从警18年,李静从新警“排头兵”成长为支部“女班长”,一直都是大家眼中那个韧劲十足、敢冲敢拼的“铁娘子”。

“把每一名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是我们的责任”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中,李静用耐心、爱心、细心,为一个个失足罪犯点亮心灯,指明新生方向。“我没错!”罪犯幸某性格暴躁,一点就着,不仅抗拒改造,还动不动与同犯发生口角。面对这样的“刺头”,李静迎难而上,一开始,罪犯幸某始终油盐不进,凭借多年的管教经验,李静坚信在坚硬的“外壳”之下,也会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关键是怎么找到突破口?
原来,自罪犯幸某入狱之后,就与2名未成年子女失去了联系,内心十分担心。李静抓住线索,多次联系走访地方,终于找到了孩子,但小儿子却不愿意见幸某,或许他还在责怪妈妈为什么丢下自己。通过李静耐心疏导后,孩子最终打开心结,暑假时,其女儿带着弟弟来狱会见幸某,这就像是给罪犯幸某打了一剂“强心剂”,在改造路上重拾新生的希望。

经过多年教育改造摸索创新,李静想妙招、出实招,创立了一套“静式组合拳”,第一式察言观色消隐患,通过观察罪犯日常“微表情”捕捉心理,及时干预,消除隐情;第二式“索玛德古”化危机,积极践行监狱创新开展的“索玛德古”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百余起;第三式“三星”评比促改造,让罪犯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重新找回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罪犯张某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自入监以来,经常因琐事情绪激动、攻击他犯。李静将其列入“微表情”监管重点对象,在现场巡查过程中,多次发现张某存在“小动作”,李静及时介入,挖掘诱因,通过疏导,张某主动承认错误,其后未发生违规行为,改造表现持续平稳。“微表情”观察有效助力监区管理,违规抗改的罪犯改变了改造态度,生病的罪犯重拾信心,监区全面打开积极改造的新局面。
“她是我们的主心骨,有她在,我们不慌”
不论是新犯集训现场,还是在管教业务经办、夜间值班巡查,哪里缺人哪里就有李静的身影,一句“我来”时常挂在嘴边。监区在李静的带领下,坚强、乐观、团结、奋进,监区先后荣获监狱绩效考核一等奖、四川省监狱系统“管理规范监区”、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汤洪林”党支部、四川省监狱系统先进党支部。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监狱基层女警,她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无怨无悔,她用自己最平淡朴素的方式,真诚地表达出对监狱事业最长情的告白,默默地守护着代代监狱人一抹藏蓝下的初心……
她的心里时刻装着工作、想着战友,唯独缺位家庭。作为双警之家,她与丈夫各自战斗在不同监狱的监管一线,用特殊的方式验证了这份爱情。作为警妈,她缺席了儿子无数个关键时刻,他们就像两条向前延伸的平行线——“互相见证彼此的成长”。
从警十八年,在罪犯改造中,她是春风化雨的教育改造能手;在大战大考面前,她是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拼命三娘;在默默无闻的坚守中,她是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的监狱女警。肩负一方平安,坚守一份职责,她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美丽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