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多措并举抓安全
2024年06月05日 16: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5日电 (刘佳)近日,有群众向相关部门举报称永兴镇绵西村一居民房内疑似有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情况。

  接到举报后,绵阳科技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绵阳科技城安应办”)立即赶赴现场核查,证实群众举报属实。随后,绵阳科技城安应办会同绵阳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支队迅速行动,现场依法扣押全部非法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并转运至危险化学品专用库房。同时,第一时间对该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成功消除了这一危化品重大安全隐患。

  一直以来,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统筹抓好安全和发展,全力构筑坚实稳固的安全屏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10年来,辖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高度重视 筑牢安全堡垒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更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绵阳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严格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成立了绵阳科技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绵阳科技城安应委”)及其办公室,明确机构设置、人员职责与工作程序,积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认真践行《绵阳科技城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2024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检查,对重要环节、重点部位严防死守,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严守安全生产底线。

  安办实战化运行作为近年来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方面探索的一项重点工作,致力于将单一的办公室职能转变为全面的督查、考核、问效机制。在绵阳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绵阳科技城安应委先后成立了绵阳科技城安应办实战化运行工作专班、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专班,进一步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抓牢,从而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推进与有效落实。

  检查排查 消除问题隐患

  “务必确保施工安全!”在杉金光电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近日,绵阳科技城安应办和绵阳科技城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局共同组成检查组,仔细查看各作业面日常施工的安全状况,全面系统地检查现场的外架搭设、临时用电、现场防火、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及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对发现的问题现场通报并限时整改。

  这只是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全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紧盯重要节点,聚焦在建工地、自建房、危化品、工贸行业、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城乡消防等重点领域,开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安全隐患问题滚动排查整治,扎实推动隐患问题整治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企业804家,发现并整改1767个问题隐患。

  此外,绵阳科技城安应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督察检查制度,周一至周四开展督导检查,周五复盘总结,深入一线、精准发力,通过查企督政,进一步压紧压实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同时,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健全预警“叫应”机制,切实筑牢安全“防护网”。

  安全宣教 提升防范意识

  “遇到地震,躲在哪里最安全?”“溺水后如何自救?”“家中失火了怎么办?”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在永兴镇都得利综合市场、普明街道铂金时代广场等地开展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活动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

  今年以来,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扎实推动日常安全宣教活动,重点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安全大讲堂”、消防应急培训演练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通过“讲安全、发资料、查隐患”确保安全宣传全覆盖、无死角。以“应急手机报”为载体,累计发送手机安全风险提示短信90余万条。

  同时,根据企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定制安全培训课程,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和灵活培训时间等措施,引导企业紧绷安全风险防范之弦,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据悉,该区今年已开展如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题培训会等宣传宣讲活动30余场。

  接下来,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广泛的动员,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严抓实抓出成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