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倾力执行解“薪”愁 守护“最可爱的人”
2024年08月07日 13: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7日电(吴平华)李某某是某部队现役军人的母亲,2022年1月,其与王某某、朱某夫妻两人签订为期一年的服务合同,约定李某某在王某某家中从事育儿嫂工作,截止合同到期,王某某累计拖欠李某某劳务工资57490元。因多次索要无果,李某某起诉至成都市青羊法院,法院依法审理后判决王某某、朱某应向李某某支付所欠劳务费,但判决生效后王某某、朱某仍未履行支付义务,李某某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法院第一时间依法采取网络查控措施,但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为推动执行,法院多方联动协同公安查找到王某某、朱某的经常住所地,立即奔赴现场实地调查,调查发现,王某某一直处于无业状态,其丈夫朱某因涉嫌某刑事案件正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中。经多方调查仍未查找到被执行人任何财产,案件面临可能“执行不能”的困境,执行进程一度停滞。

  该案件涉及军人军属民生保障,法院在思想行动上高度重视,即使面临执行僵局,仍持续挖掘兑现胜诉权益可能性,案件终于有了转机。在持续跟进沟通过程中,了解到被执行人朱某因取保候审已释放回家,法院立即传唤被执行人王某某、朱某到院配合调查,承办法官多番协商、陈情利弊,警示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义务将承担的不利后果,王某某、朱某随后提出以出租居住房屋获取的租金偿还劳务费的还款方案,并写下一年内分期付款的承诺书。之后双方在法院的见证下,签署和解协议,并支付了首笔款项18000元。

  坚持以公正高效的司法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本案中,成都市青羊法院坚持能动履职,深挖执行线索,释法明理推动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充分维护军人军属劳动合法权益,让军人军属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为军人军属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司法服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