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美丽河湖创建工作推进情况
2024年08月07日 20:2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7日电 (记者 张浪)记者7日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要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了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工作。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当日发布了美丽河湖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成都市坚持把美丽河湖建设作为美丽成都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工作。目前,天府新区兴隆湖、龙泉驿区东安湖、双流区白河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

  一是坚持系统治理,根本改善水环境质量。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科学系统的治理方案,从水环境质量、防洪能力、生态系统、亲水景观等多方面综合施策、科学治理。一方面通过采取综合水污染治理措施,如修复病害管网、完成老旧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等方式系统全面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工作;另一方面着重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充分引入专利技术,科学设计、构建、调控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完善水中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形成全面稳定的水生态平衡,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水质,长远提升水生环境质量。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公园城市自然景观。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同时,从市民生活、休闲需求出发,依托河湖自然景观的优势,打造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深度挖掘本土水文化内涵,设计文化展厅、水文化艺术墙等文旅设施,结合智慧化管理、互动体验等理念,构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文化标识体系,成为市民生活新方式及城市休闲新场景的城市新地标,切实增强周边老百姓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坚持拓展创新,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生动力。摸清河湖相关的自然生态资源清单,建立科学合理的核算、评估机制,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充分释放生态红利,着力培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使美丽河湖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充分结合,激发人的内生动力,促进当地相关生态产业发展,改善当地民生。如通过政府主导组建“国有公司+互联网企业+创意营销”品牌孵化中心,形成产品策划、研发、包装、营销的创新体系,促进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生态旅游等新兴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速,带动优质生态资源溢出增值,实现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四是坚持刚性约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在督促属地落实生态保护权责的同时也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出台水环境生态扣缴办法,推行“河长+检察长”“河长+企业河长”“河长+点长”“一河一策”治水新模式,构建全民治水与长效保护的新格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