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三台基层医生林红英:不忘初心守护群众健康
2024年08月18日 20: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8日电 (刘玉明)“老头子,林老师又来看我们了!”8月16日11时许,在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花庙村,见到该镇争胜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林红英拎着药箱走下车来,75岁的廖福珍老人一边招呼老伴儿,一面拉着林红英的手,心疼地说:“炎天暑热的,你咋个还在跑哦。”

  在廖福珍老人的眼里,林红英不仅仅是村民健康的“守护神”,还是村民们贴心巴肝的“女儿”。“不管吹风下雨还是炎天暑热,只要一个电话,林老师就会赶来。”老人介绍,平时一有空,林红英就会上门来为村民检查身体,嘘寒问暖。

  “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是我的职责,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是对我最大的宽慰,再累也值得。”林红英说。朴实的话语是林红英作为一名基层公卫医者的承诺,也是她10余年来扎根山村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

林红英在卫生院里为患者诊断病情。 三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林红英在卫生院里为患者诊断病情。 三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不懈努力

  破解基层公卫服务难题

  2014年,通过层层选拔与考核,林红英考入灵兴镇争胜卫生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2017年,随着工作岗位的调整,林红英被分入公共卫生科。按照林红英的想法,尽管自己对公共卫生服务不太熟悉,还是可以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但她没想到,才一上班就遇到“棘手”的事情。

  作为一名公卫科医生,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预防保健也是重要内容。林红英介绍,前些年,由于乡村信息渠道不畅,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群众预防疾病意识不强,甚至存有误解与排斥的情况,公卫服务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

  面对这种情况,林红英走村入组、走街串户,做好登记和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改变老人的观念,让老人们逐步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为基层卫生事业服好务,林红英废寝忘食、勤学苦练,熟练掌握电脑、疾病预防、儿童疫苗接种规范和技能;为了老人们的健康守护、预防接种“一个都不能少”,林红英也时常会遇到冷脸、拒绝,甚至承受责难。

林红英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 三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林红英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 三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花庙村二组的吴大爷住在半山腰上,儿女外出务工,多年独居让他的性情变得“古怪”。第一次上门为老人免费体检,林红英就认识到老人的“犟”。“我身体好得很,哪需要这些莫名其妙的检查嘛,今后就莫要来了。”老人说。

  面对老人不配合的态度,差点就被赶出门的林红英耐着性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给老人解释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好处,老人勉强接受了检查。看着老人半推半就的样子,林红英苦笑不已。但她没有放弃,一有空就上门,和老人聊家常,还时时叮嘱老人少喝酒,少抽烟,注意保养。几年下来,老人的态度有了极大转变,每当看到林红英上门为自己检查身体,便会乐呵呵地端茶倒水,临走时,还会拿出家里的红薯、花生塞给林红英。面对林红英的拒绝,老人虎着脸说:“林老师啊,你是要让我怄气哦。”这之后,上门为老人体检身体,林红英就会带上一些老人喜欢的吃食。

  这样的小事对于林红英来说,如同家常便饭。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争胜卫生院辖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了明显进展。从不配合入户接受体检、接种到主动接受体检、接种疫苗,林红英为辖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也付出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

  真情为民

  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莫得林老师,我这身体恐怕早就朽了哦。”一谈起林红英医生,木鱼村的王大爷感慨不已。

  2023年春节前夕,木鱼村五组的王大爷因突发头晕被家人送到医院。当时,刚好是林红英值班,她迅速为王大爷进行检查,初步诊断应是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告诫老人一定要引起重视,定期测量血压,戒烟限酒。

  面对林红英的告诫,王大爷不以为然,认为是医生夸大其词,根本不听劝,甚至对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都抱有抵触情绪,多次将随访人员拒之门外。尽管吃了很多次“闭门羹”,林红英和她的团队依然没有放弃,她利用每一次与王大爷接触的机会,耐心给他讲解高血压带来的危害,甚至请王大爷的邻居去劝说。慢慢地,林红英用她的真诚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动了老人。后来,老人不仅开始主动参与健康体检,还自觉到卫生院找林红英测量血压,并成功戒烟限酒,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类似的事例,在林红英的从医生涯里数不胜数。作为家庭医生团队的组长,林红英深知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多年来,她总是亲自带队,深入每一个村落,开展慢性病随访及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从血压监测到健康指导,从心理慰藉到生活方式的干预,她都事必躬亲,力求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林红英询问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聊家常。 三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林红英询问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聊家常。 三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了让乡村群众在看病问题上少一些奔波,林红英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一到农忙时节,我们都是在村民干完农活后或是休息的时间去进行体检和健康宣传,一加班就会很晚才能回家。”林红英的同事介绍,为了减轻一些患者的痛苦,林红英总是要把每个患者的病情诊查清楚、治疗结束才回家,陪伴和照顾自己家里人的时间也就很少了。对此,林红英说:“村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我心里面也特别欣慰。”

  10余年来,林红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患情深,也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尊敬。采访中,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路上,群众总是热情地打着招呼,向林红英问好。林红英也会停下脚步,询问大家的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并提出保健和治疗的意见建议。

  除了日常的慢病管理工作,林红英还带头参与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行动中,她和队友走进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不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更倾注了大量情感交流,陪老人聊天解闷,听他们的家长里短,让这些孤独的老人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守护好群众的健康是我的责任。”林红英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立足本职,坚守岗位,努力为当地百姓的健康、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