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3日电 (李旭东 罗健武 岑东)“预防疾病致残,共享健康生活。”8月23日,犍为县举办第八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励志宣讲报告会、残疾预防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大众的残疾预防意识,营造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犍为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特别是高质量承办了四川省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举重比赛和乐山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等省市大型活动(赛事),涌现出了“自强模范”黄刚等残疾人励志代表,广大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四川省残联副理事长黄卫德表示,要聚焦解决好残疾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对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打通联系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残疾人家庭“一户一策”“一人一策”享受到精准服务、精细服务、优质服务。同时,社会各界要深度参与尊残、扶残、助残行动,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统筹做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坚决守住残疾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近年来,在四川省、乐山市残联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犍为县全力推进残疾预防康复、残疾人权益保护、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残疾人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残疾人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将一如既往为残疾人生活提供更多保障,为残疾人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犍为县委书记谭春秋表示。

活动中,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成员代国宏、贾渔、刘敏分别结合各自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深情讲述了他们的励志故事。“能‘走’多远,不是由腿决定,而在于认知。”“5·12”汶川地震幸存者代国宏用双臂在泳池中找到了新生,18岁学习游泳,20岁取得全国冠军,24岁打破全国残运会纪录并夺冠,6年取得9金4银3铜,被称为“无腿蛙王”。
“作为成都市的一名人大代表,始终把为成都35万残疾人代言作为自己的使命,累计提交建议意见60余条……”贾渔则分享了自己21岁创办企业,成功后不忘回馈社会,致力于帮助残疾人群体,安置了20余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到公司就业的经历。他的经历不仅为残疾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体现了残疾人在社会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刘敏致残。然而,刘敏并没有被灾难击垮,反而通过刻苦学习,不仅考上了四川大学,还获得了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读书期间,刘敏勤工俭学,热心参与公益,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激励着每一个人勇敢面对挑战。“人生有很多种生活形态,只要保持乐观心态,持之以恒努力,也会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残疾人袁大彬表示。

据悉,活动前还进行了集中慰问,并为特殊儿童代表送上了温暖和关怀。“将聚焦残疾预防知识的普及、康复服务促进行动等工作重点,加强残疾预防,抓好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就业等工作,推动犍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犍为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彭义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