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7日电 近日,哈罗骑行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哈啰骑行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推出了“立体式禁停区”技术试点。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成为民众出行首选方式之一,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的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在桥隧等复杂路段。“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桥隧建筑物确实存在共享单车的高频违停现象,尤其是下穿隧道下层。”哈啰骑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此痛点,我们研发了‘立体式禁停区’技术,通过信号分帧和分层管理,实现对下穿隧道等桥隧建筑物的精确管理。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为每个点位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真正实现‘一点位一策’,从而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据介绍,“立体式禁停区”技术能够将复杂空间按高差进行分层管理。以下穿隧道的场景为例,该技术通过精确信号分帧,对隧道的上下两层进行区别管理——隧道下层被划定为禁停区,而隧道上层及周边区域则为规范停车区。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式禁停技术,这一立体式管理方式使得单车能够合理分流,减轻交通压力。
截至目前,“立体式禁停区”试点工作已在成都市的多个桥隧路段开展。成都高新区的新光路下穿隧道和名都路下穿隧道是该技术的首批测试点,通过分层管理,这些区域的单车违停现象显著减少。据哈啰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试点区域,单车违停率下降了60%以上。
其中,高新区名都路下穿隧道的实际测试效果尤为突出。试点数据显示,隧道下层禁停区通过后台系统的实时监控,能够对违规停放的单车进行自动警报,并及时通过运维人员的调度进行清理。此外,哈啰平台还引入了停放提醒和经济惩罚机制,在隧道下层禁停区停放单车的用户首先会收到禁止停放提示,鼓励用户将单车停放至路面规范停放区,若用户强行停放则会面临调度费等罚款。
此外,为了确保试点效果最大化,哈啰骑行还采用了严格的数据监控与反馈机制。通过对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以精确掌握每个区域的单车使用和停放情况,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比如在高峰时段,我们通过后台数据监控系统,就能迅速识别出单车拥堵的点位,并安排运维人员在15分钟内前往处理,避免车辆堆积。”哈啰骑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立体式禁停技术”目前已在成都市的多条下穿隧道内逐步推广,包括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和成华区的9条主要下穿隧道。同时,哈啰骑行表示,在目前已设置的63处禁停区基础上,他们还将全面摸排全市桥隧建筑物周边共享单车资源及停放情况,采取“一点位一策”的工作方式,升级禁停区技术、优化细枝末节,助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