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廖奎)近日,来自省内外的28名高级专家相聚眉山,通过现场指导、走访调研、业务培训等方式,旨在借助专家之智,助力眉山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8名高级专家走进眉山市东坡区,围绕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东坡区的产业发展汇聚更多人才与智慧为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同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旅游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6家单位的12名高级专家将深入东坡区的田间地头与工业企业医院一线,围绕现代农业、医疗卫生、文物保护等领域,开展一系列智力服务和项目合作对接活动,为东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专家团共分为五个项目组,分别聚焦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中医药科研制剂研究探讨及县级医院临床重症监护中心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和高品质“永丰大米”产业链品牌运营,以及“大师菜、东坡味、健康品”东坡预制菜转型升级等关键领域,提供了专业指导与实施策略。
为期3天的智力服务活动中,专家组一行分赴项目调研点位,进园区、看企业、话运营、听心声,全面摸清东坡区的产业现状、发展瓶颈,并对症下药、因地施技,解决基层的技术难题。专家们用实际行动让“上半篇”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据统计,此次活动共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10场次,开展技术指导25场次,提出指导建议53条,指导、看诊40余人次。
近年来,眉山东坡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了“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氛围。全区积极融入“1+3+N”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主导产业柔性引才、校地合作、平台建设等政策,持续开展“东坡英才”评选、实施“八大行业”人才培育计划,成效显著。

目前,眉山东坡区已拥有各类人才8.38万人,建成了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等74个创新平台,并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21所高校开展了47个项目合作,成功创成全省第二批人才工作先行区。“专家们建言献策,为东坡区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进一步厘清了发展思路,为基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眉山东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称,将持续发挥专家服务团智力优势,积极搭建专家人才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平台,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人才优势赢取发展优势,为东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