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无故耳聋17年忧心 医生精治重获新“声”
2024年11月28日 21:4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17年前,吴女士毫无征兆地出现了左耳听力下降的状况,伴随而来的是间断性的耳鸣,那声音仿佛蝉鸣与轰隆声在交替奏响,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药物对症治疗让她的耳鸣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这只是短暂的安宁。

医生正在手术。唐冰洁  摄

  吴女士的左耳听力随后开始进行性下降,耳鸣症状也日益加重,即便再次进行对症治疗,症状也只是略有缓解后又反复出现,如同一场无尽的梦魇。近三个月,毫无缘由地,吴女士的右耳听力也开始下降,并且出现了眩晕症状,这让她的世界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双耳听力严重下降给吴女士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让她逐渐开始不愿与人过多交流。当得知有办法重新获得听力的后,吴女士的眼中消失的光芒,又重新被点亮。慕名来到成都市三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听力检查提示吴女士左耳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右耳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张建辉主任告诉吴女士: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你重获新“声”,吴女士欣喜地办理了入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团队对吴女士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分析和判断。他们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治疗的效果,每一次沟通都可能给予患者希望。

  在与吴女士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建辉带领团队成员为吴女士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据医生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耳蜗内的电子装置,被称作是一种“神经假体”。工作原理是通过体外声音处理器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植入耳内的电极系统,刺激听神经纤维,直接兴奋听神经,实现重建听力损失者听功能的目的。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手术,要求医院必须具备相应的医疗水平及医疗设备,手术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建辉主任说,为了保证这项新技术的顺利开展,医院引进了多种治疗所需的先进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并专门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提升团队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

  多学科协作之下,如期为吴女士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开放鼓窦和乳突腔、暴露圆窗膜、磨出植入体骨槽、将电极植入耳蜗内……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到位,术中电生理监测结果显示,人工耳蜗电极全部导联成功,听神经电信号顺利传导,标志手术圆满完成。

  术后,吴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并在一个月后进一步完成了开机和调试工作,听力恢复良好。她感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工作人员的专业、耐心和关爱,是他们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如今,吴女士已经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她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声,可以与家人朋友交流,可以重新享受生活的美好。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功,不仅为吴女士带来了听力的恢复,更给了众多听力障碍患者希望。在医学的不断进步下,那些曾经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如今也有了治愈的可能。(吴平华 唐冰洁 吕海苓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