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叙州:勇担文化新使命
2025年03月11日 11: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1日电(吴平华)过去一年,宜宾叙州区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主心骨”、唱响主旋律,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叙州实践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引领勇毅前行 涵养“叙州定力”

  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质效双升。规范化、制度化、创新化地组织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常态化推动区委理论学习研讨发言,组织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9次,其中专题研讨7次,四大班子联合研讨1次。加强对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的指导,对全区59个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开展全覆盖列席旁听,全区基层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提升。

  理论宣讲载体丰富,入脑入心。线下组织基层宣讲小分队聚焦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开展基层理论宣讲1000余场;线上推出“三江听潮·云课堂”宣讲短视频征集活动,上线7期。其中《融无止境焕新出发》被学习强国市平台和省平台“天府讲堂”采用,线上线下宣讲让70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接受思想的淬炼。

  展示万千气象 远播“叙州声音”

  《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十年禁渔看长江四川宜宾三江口的鱼去哪儿了?》《迎峰度冬再添大型“充电宝”》……2024年,叙州区储能产业发展、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等重大宣传主题受到中省主流媒体媒体广泛关注,其中国庆期间,央视《美在中国璀璨夜》直播栏目长时段直播叙州美景。

  热点关注背后,是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增进团结奋斗思想共识,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的不懈努力。

  叙州形象立体呈现、广泛传播。承办“共和国巡礼”“万千气象看四川”“一月一主题”等中省市大型融媒采风活动3场,组织荔枝节等中省市媒体叙州行采风活动15场,“五一”“十一”文旅宣传抖音、大宜宾等自媒体话题播放量超过2亿。强化短视频内容生产,《长江里的胭脂鱼》获评四川省优秀微纪录片,《请勿轻视保卫生命的预警》获评四川省广播助力防汛减灾宣传短视频征集传播活动优秀奖。

  媒体融合蹄疾步稳、融出精彩。加强区融媒体中心全平台一体化宣传矩阵建设及推广,2024年平台粉丝数增加8万,突破70万。媒体融合经验《融汇整合多方力量开创“全民融媒”新格局》获评2024年四川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并入选2024年四川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优秀案例汇编集。

  网络空间正能充盈、引导强劲。组织自媒体、网络达人参与叙州区重大活动宣传,制作新媒视频30个,发布正能量稿件3万余条,点击率近3.5亿人次。策划的《“丰收节话叙州”抖音话题挑战赛》获全市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二等奖和最佳人气作品。7条辟谣作品被省网信办辟谣平台采用,2条入围第三届川渝辟谣公益作品。

  讴歌伟大时代 坚定“叙州自信”

  2024年冬,一部以关注艾滋携带儿童为背景创作的叙州本土原创精品儿童艺术剧目《来自陌生月亮的信》在宜宾市酒都剧场首演,接着又到成都演出,4天4场,场场爆满。“宛如深冬里的一碗热气腾腾的浓汤……”“形式新颖,回味隽永!”观看该剧的观众不吝给予褒扬。

  这是叙州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中点滴缩影。

  一年来,文艺创作的源动力有效激发。话剧《梦行者》在宜宾酒都剧场完成演出5场,社会反响热烈。儿童剧《来自陌生月亮的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立项资助和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重点项目资助。宜宾话剧团荣获“四川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暨全省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

  一年来,文化供给的共享性持续提升。情景剧《远处青山稻花香》获四川省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市级预选赛一等奖。南广镇线上竞演视频获省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魅力村镇类一等奖。开展“宜宾烧烤美食节”“国际啤酒节”等主题文化活动200余场。区图书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以“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特色品牌为载体,广泛开展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450余场,惠及群众50余万人。

  文明实践成风化俗,特色更多。《理论宣讲接地气声声入耳润民心》《用好红色资源传播主流价值》入选四川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案例选编《文明实践润巴蜀》。推荐“莱茵小灵通”“龙城艺起来”两个项目参加全市项目展示交流,均获三等奖。建成莱茵文明实践圈和长江公园、一曼公园等文明实践基地(点)。广泛组织开展“赏年画·过大年”“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等系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

  征途不已,奋斗不止。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叙州承压而上、加压奋进,冲刺建设全国百强区目标的关键一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砥砺前行、奋楫扬帆,更好担负起新的宣传思想文化使命,凝聚起实干争先的磅礴精神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叙州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