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9日电 (熊姣)“电瓶车停到车棚里充电,既防雨又防晒,真是安全又便捷。”“以前看到楼道里充电的电瓶车,想起充电起火的新闻,我们心里就挺慌,现在安心多了。”……走进罗江区金山镇幸福里小区,电瓶车、三轮车整齐停放在车棚中充电,形成一道靓丽的便民“风景线”,小区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幸福里小区是安置房小区,共有896套住房,小区居民的交通工具多为电动车。此前,小区开发商建设了一处车棚,配置了70个充电桩,但随着入住率提高,现有充电桩已满足不了小区电动自行车车主的充电需求。
“充电桩根本不够用,每次去都找不到位置。”“我们也知道在楼道充电不安全,但也没有办法。”去年,金山镇纪检监察干部到幸福里小区开展“有事找纪检”活动时,不少群众反映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
了解到群众需求后,金山镇纪委立即将问题上报给镇党委,积极向罗江区住建局争取项目资金,投入4.3万余元新建一个集停车充电一体的电动车车棚,新增充电桩37个,确保群众有“桩”可用,有“电”可充。
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进楼充电等违规现象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罗江区纪委监委将其纳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台账,通过会商研讨、发函提醒、跟踪督办等形式,进一步压实相关单位责任,共同推动解决群众充电难题。
对此,罗江区住建局联合区应急局、消防大队建立“飞线充电”专项治理工作专班,采取“疏堵结合”“一小区一策”等方式,重点治理“飞线”充电、室内楼道随意充电、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拆除违规充电设施300余个。同时,投入资金152.66万元,为小区居民增设2446个充电端口。截至目前,全区234个居民小区建成223处充电桩,共计6638个充电端口,可满足2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
近年来,罗江区纪委监委坚持把“有事找纪检”作为了解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平台,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反映在家门口、解决在家门口。2024年以来,共推动解决群众诉求2830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