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7月18日电 (薛巧蕊 杨登慧)大凉山的暮色里,依牛腕间的银铃随着舞步轻颤,这个彝族姑娘正和伙伴们围着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工服)志愿者们跳起欢快的舞蹈。远处山脊线被夕阳染成金红,宛如一条贯通山内外的隧道。今年,已是中铁工服与凉山这片土地相守的第十个年头。
时间回溯到2015年冬,一场在凉山进行的“爱心义拍”活动上,一件件普通的物品被争相竞拍,背后是善意的流动。最终该活动获得6400元义拍款。
中铁工服志愿者们用这笔义拍款和5600元员工捐款买回不少羽绒服,为大凉山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在昭觉县比尔乡先锋小学,校长阿都尔达双手反复摩挲衣服,感慨道:“你们看这针脚,多密实。”
2017年4月,耿英媛、段青春等中铁工服志愿者逐件核对寄往大凉山的物资:290件衣物、227盒钢笔、12册书籍……收到物资后,比尔乡乡长阿生优吉在电话里说:“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跑圈,很开心。”
受高海拔和寒冷天气影响,昭觉县解放沟镇农作物产出较为单一,当地居民日常饮食以土豆和荞麦为主。因此,除了捐助衣物等物品外,中铁工服还为当地孩子送去过冬营养品。
帮扶清单在岁月里慢慢变长:累计捐赠衣物2500余件,帮扶范围从1所学校扩展到3个乡镇,爱心在传递中温暖人心。
2020年的研学之旅,让爱心有了更生动的表达。在中铁工服的“中国掘进机5D技术中心”,彝族男孩比古挽着同行伙伴的胳膊,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上的隧道动画,在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
“阿姨你看,乡里通了硬化路!学校还新增了图书角和体育器材。”2025年的凉山之行,依牛拉着段青春兴奋地说道。这个读初二的姑娘,用流利的普通话畅谈梦想:“我要学工程专业,修隧道通大山。”
回程的车上,中铁工服志愿者们翻看着十年间的照片,感慨颇深:原来善意如盾构机,十年掘进不止,终将在时光里开出一条通向春天的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