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资阳乐至:无人机飞防技术筑牢稳产基石
2025年07月18日 19: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8日电(吴平华 张凤莉 姚阳)配制药液、装载起飞,指令下达,满载药液的无人机腾空而起......17日,资阳市乐至县石湍镇千亩稻田里,四川天府粮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乐至基地负责人李书先正组织无人机手进行飞防作业。

机手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姚阳 摄

  作为乐至县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的重要力量,四川天府粮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在石湍、通旅、劳动三镇规模化种植水稻2300余亩。其中,位于石湍镇的1700余亩优质稻基地,从良种选育到田间管理,全程融入现代农业科技。基地依据不同田块水稻生长阶段,科学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目前,其中170余亩水稻正值关键“破口期”,正进行第二次飞防作业;7月初的“分蘖期”已高效完成首次防治。

  “科技种田效率大不同!”李书先深有感触地对比,“过去人工打药,百亩地需要好几天,现在无人机一天就能搞定。”效率提升仅是无人机飞防优势的一方面。他补充道:“无人机喷洒更均匀,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依托精准航线控制和雾化技术,田边地角也能全覆盖,防治效果优于人工;更重要的是,作业人员无需下田接触农药,安全又环保。”从“面朝黄土”到“指尖遥控”,无人机在乐至稻田上空划出的轨迹,正是当地农业向智慧化、精准化、绿色化转型的鲜明印证。

  先进装备落地,更需“新农人”智慧加持。要让新设备发挥最大效益,关键在于培养会用、善用的人才。据了解,该基地已与乐至本地专业化飞防服务组织建立长期合作,由专业飞手提供标准化服务,确保技术应用到位。“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李书先说,“我们不仅要让设备下田,更要把新思维、新技术深植于沃土之中。”

  谈及丰收前景,李书先充满信心:“即将进入决定产量的灌浆期,我们将继续用科技手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争取今年水稻高产。”(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