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9日电(黄进喜) 16日,成都肆星仕力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蔡晨彬专程来到锦江区行政审批局,将一面印有“困难之时伸援手,救企水火千秋颂”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这面锦旗背后,是锦江区行政审批局创新推出的“一址一证”同业准入承诺制为企业解忧纾困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该企业在东湖街道租赁场地准备经营游泳馆时,因原经营主体未注销证照且无法联系其注销而无法办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锦江区行政审批局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一址一证”同业准入承诺制,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区文体旅局)实地核查,行业主管部门将核查情况反馈给市场监管部门,将失联的原经营主体列入异常名录,以信用承诺替代原证注销前置条件,帮助企业顺利取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
“过去遇到这种情况,企业往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跑,现在通过部门协同机制,实现了‘一次办结’,将企业跑部门转变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常态化办理流程。”锦江区行政审批局社会事务二科负责人介绍,新机制将原先需要企业跑3个部门的流程简化为“跑一次”,办理时限压缩30%,有效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
这项创新举措源于锦江区行政审批局对市场堵点的精准把脉。调研发现,因原许可证未注销导致新主体无法办理同类许可的问题,造成大量商业空间闲置。为此,该局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推出“一址一证”同业准入承诺制,明确适用条件包括:原经营主体停止经营、新主体取得场地使用权且从事同类经营、原主体失联且许可证仍在有效期内等。
在具体实施中,锦江区建立了“审批联系——监管核查——异常列异”的联动机制。对无法联系的原经营主体,由行政审批局牵头,联合行业监管部门实地核查确认经营状态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将其列入异常名录。通过“异常许可管理+信用承诺”双轨并行,既保障了审批的严谨性,又提高了审批效率。
数据显示,该办法试行首日就成功盘活了东湖街道一处1000平方米的闲置商业空间,直接拉动投资6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8个,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新的服务场景,也为辖区培育了新的消费增长点。目前正在办理第二家相似情况许可,监管部门已完成现场核查,正在办证环节,预计可盘活空间资源1000平方米,拉动投资15万元,增加就业岗位8个。
“‘一址一证’改革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锦江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政策适用范围,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