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9日电 (李同周)“以前在浙江打工,孩子生病都赶不回来。如今在本地上班,既能挣钱,又能顾家。”站在四川九天真空科技公司的车间里,返乡农民工李开海提起今年春天“充小妹”的“春风行动”招聘会,语气中仍带着庆幸。那场联动126家企业的招聘会,让他扫码投递简历后很快便收到面试通知,最终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这正是西充精心打造的“充小妹”就业服务品牌的生动实践。
作为西充县精心培育的本土化、信息化、精准化就业服务品牌,“充小妹”本土化就业品牌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服务企业650余家次,直接促成4300余人就业,带动县域新增就业14933人,成为连接企业与人才的“连心桥”。
为打破时空壁垒,“充小妹”推出“云上带岗”:主播化身“充小妹”,举着手机带求职者沉浸式探访企业车间、食堂、宿舍,360度展示岗位实况。求职者通过“西充就业”公众号即可一键投递简历,信息直达企业HR。20期带岗短视频全网浏览超15万人次,成为展示西充优质营商环境的窗口。

根据基层需求,“充小妹”把招聘会开进村镇集市。日前,在多扶镇集市上,红绒布铺就的招聘台前,王玉芳攥着“星河生物”招工简章,反复确认“包吃住、月薪4000元”——这家食用菌企业距她家仅两公里。像这样的“招聘赶集下乡”覆盖全县23个乡镇,真正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充小妹训练营”精准发力。西充县职业培训学校直播间里,冯亚平正指导学员拍短视频。谁能想到,三个月前他还是一名超市收银员。参加互联网营销师培训后,他凭借“牛肉卷特写+老板颠勺”的短视频方案,帮助一家火锅店半月客流猛增50%,成功入职抖音本地生活西充站并担任运营主管。职业培训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定制农艺工、保育员等实用课程,8期培训430余人,超半数实现就业或创业。

“充小妹”还着力培育创业标杆。多扶工业园里,赵华东在创业政策的扶持下,把“充国红”豆瓣酱产业做大做强,如今年销售额2000万元,带动23个村发展辣椒种植;莲池镇“80后”张丽萍打造的“猪—沼—桃—禽—粮”生态循环产业园,经“充小妹”对接的冷链物流,实现产品48小时直达重庆市场……
从集市上传递希望的招工信息,到直播间里跳动的点赞与订单,再到印着“充国红”标识走向全国的豆瓣酱瓶,“充小妹”悄然编织起一张覆盖劳动者的温暖服务网。据西充县就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充小妹创业在线”平台即将上线,更多就业创业的星火,正蓄势燎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