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自然博物馆暑期“博物课”系列讲座完美收官
2025年08月20日 20: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唐梓萱)8月20日,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学术报告厅内迎来了不少对野生动物充满好奇的观众。家长领着孩子,学生结伴而来,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作为成都自然博物馆“自然馆里的博物课”系列讲座暑期专题的收官之作,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的《去哪里看最酷的野生动物》吸引了许多自然爱好者的关注。

讲座现场。成都自然博物馆供图

  讲座现场,张劲硕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中国动物学研究的先驱故事讲起,延伸到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奥秘,带观众展开了一场从横断山脉到非洲草原的环球“云观兽”之旅。当张劲硕分享大熊猫独特的生存智慧时,现场不时传来一片惊叹。当展示出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珍贵云豹像时,每个人都在用专注的目光“收藏”着这个神奇的时刻。那些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画面,让在场观众真切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与生命的壮美。

  “原来我国的生物种类如此丰富,简直就是活着的自然博物馆!”一位中学生感慨道。张劲硕则顺势抛出“天人合一”的保护理念,他引用“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的话作结:“我不想就拯救地球对人们进行说教,只想与众人分享自然世界的趣味。它是我们的归属之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句话道出了整场讲座的深层意义——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最终是为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作为成都自然博物馆2025年的创新讲座活动,“自然馆里的博物课”堪称这个夏天成都最“卷”的科普现场。从古埃及壁画中的鸟类解密到大地生命演化的史诗,从植物美学到本次压轴的野生动物奇观,四场主题各异的讲座就像四扇打开的窗户,让观众得以窥见自然世界的万千气象。硬核知识搭配沉浸式体验,让“去自然馆上课”成了家长群里新的打卡方式。

  “我们想打破‘博物馆就是看标本’的刻板印象。”自然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列通过邀请国内顶尖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科普达人,将深奥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讲得出”的故事。当张劲硕讲述云豹在自然保护区中穿行的故事时,当孩子们为发现动物世界的奇妙而惊呼时,科普已经超越了知识的传递,成为一种情感的共鸣。这种共鸣,正是保护意识最好的启蒙。

讲座现场。成都自然博物馆供图

  这种“大咖讲座+日常社教”的组合拳,既满足了专业爱好者的需求,又照顾到普通观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找到与自然对话的方式——或是在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或是在亲手参与的社教活动里。

  据悉,未来自然馆将继续以每月推出一期“自然馆里的博物课”专题讲座的频率,让这份对自然的探索热情持续传递。从专业研究到大众科普,从知识普及到情感连接,自然馆正在用创新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