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2日电(林岚)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文旅+百业’发展”。面对这一使命,成都国资国企将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致力营造场景、融合百业和促进消费?
8月22日,由成都市国资委、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文旅集团承办的“乐享文旅·百业共兴”蓉城国企开放日活动走进西村大院,近50名市民、企业、媒体等代表置身一个个生活美学新场景之中,近距离感受成都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化为魂 擦亮城市文旅名片
参访团一走进西村的中庭,高大的围合空间、交错的空中廊道、婆娑的幽篁翠竹、缤纷林立的店招第一时间闯入眼帘,中庭球场上演着激烈的足球对抗,啦啦操队员们正伴着音乐练习,这些堆叠的视觉符号似乎在暗示“融合”就是它的显性基因。
西村大院设计师刘家琨在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时曾表示,建筑应该概括、凝练和展示地方的内在品质,它有能力塑造人类行为和营造氛围,提供宁静和诗意的感觉。
看到眼前的情景,现场一位市民代表对刘家琨的话有了生动的体会:“西村大院有包容多元的业态、竹林环绕的自然互动,以及生活与商业的和谐融合,像家里后院般亲切无距,把成都的松弛与诗意藏进建筑里。”
如果说西村大院是成都文旅集团大家庭中最酷的那个仔,那么,“文化母亲”还为这个家孕育了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2024年11月,“胖花”领衔的“成都可爱”城市文创IP家族欢喜诞生,联名瑞幸咖啡、深农福市集,长在成都、萌翻全国;2025年春节,承载着几代成都人历史记忆的“熊猫灯会”点亮夜空,温暖了一个个回家团圆的人;2025年5月,满载着境外游客的“熊猫专列·成都号”驶向天山南北,树立业内标杆……

商业筑基 促进城市消费转化
走在空中跑道,市民代表赵先生说:“没想到在钢筋水泥的硬朗骨架下,竟然藏着如此多种生活的可能性!”语气里满是惊喜,“以后要常来当‘村民’,找找松弛感。”
目前,120余家商户在西村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涵盖体育、文创、餐饮、购物、娱乐、亲子等业态,年均举办活动超百场。
走到西南首家“宠物+消费”店,参访团遇到的不仅有周边的消费者,还有慕名穿城而来的粉丝。对他们而言,带着“毛孩儿”出这趟门儿约等于一次“微旅行”。
“如今宠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选择在西村大院开店,是因为西村是一个包容、多元的环境,我们希望能在这里打造一个人宠充分友好、宠物主受到充分尊重的空间,让居民获得更多元、更丰富、更轻松快乐的体验。”西食象限主理人黄伯亚介绍道。
在成都,如果说宽窄巷子在“潮流与传统”的交响中完成了城市消费地标的华丽蜕变,那么西村大院则以“复合功能+诗意生活”回应了成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来的小米子,大家进来看看哇”,在一家刚刚开业的粮食主题文创店,参访团听到了外地口音。店内整齐陈列着山西黄小米、岷县当归、定西宽粉、彭州手工糕点……街里巷外品牌主理人杜莎介绍道:“我们带着乡情创立了这家粮食铺,想让四面八方的游客了解更多农产品,让农产品走出大山融入生活。”
在这个“诗与远方”动不动就撩拨人们心弦的时代,“引得远客来”已经成为每一座城市的初心,成都也不例外。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成都、爱上成都,成为文旅人不得不硬解的一道必答题。

融合为径 开创文商旅体发展新局面
行至一家运动康复理疗店,参访团饶有兴致地体验了几项体质检测,学了几招康复动作。该店主理人高前进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他特别提到:“西村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不仅体育氛围浓厚,还拥有完善的运动配套设施,能精准匹配运动康复业态的需求。”
望着这生龙活虎的场景,陪同参访的成都市青羊区第八届人大代表、西村公司董事长董渝涛对西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城市孕育西村,西村反哺城市。有城市的发展,就有西村永远的活力,比如从‘城市会客厅’到迈向世界的‘消费展示窗’!”他表示,西村大院将持续秉持全景化体验、全时化消费、全业化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发展理念,从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深层次去服务城市发展,打造城市级复合型消费地标。
目前,西村大院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腔调。在这里,被分割的天空与独特的场域最先叩击人们的心灵,接着是饮食、休闲、运动、康复、文创等等具体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性与物质性在游走中被无缝连接。西村,氤氲着高浓度的烟火气,提供着幽微的情绪价值。
西村之行,以小见大、以管窥豹,一个个鲜活的“小场景”折射出的是成都国资国企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实践”。下一步,成都国资国企系统将做优产业体系,强化民生保障,推动科技创新,深化国企改革,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塑造为核心,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为路径,以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不断开创成都文商旅体发展新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