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2025罗江首届《黄河大合唱》邀请赛圆满落幕
2025年08月27日 19: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7日电 (卿美林)8月27日,2025罗江首届《黄河大合唱》邀请赛在罗江中学大礼堂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四川成都、德阳、眉山、资阳以及重庆的共10支优秀合唱团。各合唱团以雄浑激昂的歌声回溯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用经典不朽的旋律传承赓续伟大民族精神,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盛宴。

活动现场。 杨勇 摄

  歌声穿越八十载 首唱地再燃赤子情

  本次活动由中共德阳市罗江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承办。作为《黄河大合唱》首唱地,罗江承载着特殊的历史记忆。80多年前,国立六中四分校教师瞿亚先接过冼星海从延安寄来的乐谱,带领师生在罗纹江畔组建剧团,率先传唱《黄河大合唱》,用歌声唤醒民众抗战士气,让这首音乐史诗深深刻进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

  比赛现场,罗江中学大礼堂座无虚席。上午9时30分,随着主持人的深情开场,10支合唱团依次登场。什邡市章洛之声合唱团以《黄河颂》展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资阳市声浪合唱团用《保卫黄河》再现“万马奔腾抗敌寇”的激昂,重庆市观音桥合唱团则以《黄水谣》倾诉山河破碎的痛与不屈。各团队在10分钟限定时间内,从《黄河大合唱》经典篇章中精选曲目,用和声交织出民族危亡时的呐喊与奋进。

  “唱到‘风在吼,马在叫’时,台下不少观众跟着节奏拍手,那种共鸣直击心底。”成都市成华区锦鲤合唱团指挥韩永旭赛后动容地说,在首唱地演唱,更能体会到旋律里藏着的家国情怀。

  专业评审鉴经典 琴声与合唱共铸丰碑

  为保证赛事专业性,活动特邀5位业界权威担任评委,包括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王小明、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朱曦等。评委们从声部和谐、情感表达、历史还原度等维度现场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王小明在点评时表示:“10支参赛团队既展现了扎实的声乐专业功底,声部融合度、节奏把控均达到高水准,更难得的是精准传递了《黄河大合唱》的精神内核,从《黄河颂》对民族气魄的赞颂,到《保卫黄河》里同仇敌忾的斗志,每一段演绎都让我们感受到抗战岁月里的家国担当。尤其在罗江这一首唱地,歌声与红色历史场景的共鸣,让‘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主题得到了极致诠释,这正是本次邀请赛超越比赛本身的价值所在。”

  比赛间隙,青年钢琴家何捷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选段成为亮点。指尖流淌的旋律时而如黄河奔涌,时而似山河呜咽,与合唱的磅礴气势交相辉映,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黄河精神”的厚重。

  五地携手谱新篇 文旅融合启新程

  颁奖环节中,德阳市文旅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领导以及罗江区领导为获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五地文化的对话。”德阳市罗江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搭建了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重庆五地文化交流新平台,为区域文旅融合探索了新路径,也让《黄河大合唱》的精神火炬成为五地携手奋进的精神之源。

  来自重庆的参赛队员林本固还参观了罗江中学校史馆等地,感慨道:“罗江既有红色记忆,又有调元文化,打完比赛逛景点,这样的体验很特别。”据了解,活动期间,罗江同步推出“红色记忆+三国文化+调元文化”旅游线路,吸引参赛人员及游客深度体验。

  活动结束时,全体起立齐唱《保卫黄河》,嘹亮歌声响彻礼堂。罗江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姜红表示:“80年前,歌声是抗敌的号角;今天,歌声是奋进的力量。罗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守护红色文脉,推动五地文化共融、文旅共兴,以红色歌声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