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3日电(宋路易)近日,在成都太古里商圈的繁华深处,成都锦江区锦官驿街道交子社区的U善里工会驿站格外热闹。外卖骑手小李停下车,走进驿站接水、充电,顺带加热了午餐;独居老人张婆婆在志愿者陪同下,正咨询适老化辅具租赁服务;年轻的快递员小王则坐在户外绿植环绕的休息区,翻看刚从职工书屋借来的书籍……这个占地600㎡的空间,就像一座“城市会客厅”,用实实在在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U善里的名字藏着巧思,“U”既是“有”的谐音,寓意“友善有爱的地方”,又形似笑脸,传递着“让微笑与美好传递”的愿景。作为省级公益慈善服务阵地,它成功联动省民政厅、省慈善联合总会等辖区单位,形成了“资源共享、共建互惠”的合作模式。
“精心地布置让我们敢进来、愿意来”
走进驿站,门口右侧的“爱心冰柜”总能吸引路人目光。这是四川省首个户外劳动者关爱站点,已累计为户外劳动者、困难居民提供上万瓶饮用水。“在这边扫街干活,渴了随时能来拿瓶水,太贴心了。”环卫工人周大姐边拿水边说。
驿站内部的服务更是细致入微——一楼日常服务区用落地玻璃打造,通透明亮的设计让大家“敢进来、愿意来”。走进去,这里不仅布置有饮水机、充电器,就餐椅等基础设备,还提供免费加热饭菜服务,彻底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吃饭冷、没地方热饭”的难题。角落里的亲子角摆放着绘本和玩具,方便带孩子的困难职工临时托管,让家长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多元赋能让我们学得会、用得上”
顺着台阶往上,红色书橱组成的职工书屋书香四溢。除了提供阅读服务,这里还是“民生课堂”的举办地,志愿者们定期教困难居民和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反诈知识、申请线上救助。“以前视频通话都不会,孩子在外工作总担心联系不上,现在跟着志愿者学会了发微信、视频通话,还知道了怎么防骗子,心里踏实多了。”年过七旬的王婆婆拿着手机,笑着向记者展示学到的新知识。
旁边的法律服务空间里,专业律师免费为职工提供劳动纠纷调解、欠薪维权等咨询,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维护合法权益。而配备了AED除颤仪和应急药品的健康保障区,更让健康兜底多了一层坚实保障。
“情绪避风港里聊一聊心情舒畅多了”
二楼的心灵驿站是不少人的“情绪避风港”。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压力大、双职工家庭“托育难”等问题,这里不仅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坐班提供免费疏导,还推出临时托育服务。“跑外卖压力大的时候,来这里聊一聊,心里舒服多了。”外卖骑手小周说,驿站的心理疏导服务让他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据了解,“U善里”已开展各类民生服务活动百余场,服务超3000人次,并荣获全国“最美驿站”等荣誉。下一步,锦官驿街道还将启动“暖心计划”和“暖新计划”,进一步聚焦困难居民和新就业群体,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提供助学、助医、居家照料等更深入的服务。
细微处见温情,小驿站大民生,从一瓶爱心水到一顿热饭菜,从一次心理疏导到一场公益课堂,U善里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善举,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这里不仅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能量补给站”,也是老年人的“幸福晚年驿站”,更是这座城市传递善意、凝聚温情的重要载体。锦官驿街道党建办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包容与温暖,也为破解基层服务难题提供一份可复制的‘锦官样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