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3日电 (李睿)远远望去,它不像传统医院,反倒形似现代化航站楼与艺术中心的结合体——近日,走进即将投用的德阳市人民医院旌北院区,清洁人员正进行最后的清扫整备,这座德阳地区最大的医疗综合体,将以“第五代医院”的全新姿态,于11月24日正式投用,静待市民体验全新就医服务。
作为借鉴法国五代医院成功经验打造的新型医疗机构,该院打破传统医院建设逻辑,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深植建筑布局、科室设置与人才培养全流程,投用后将为患者带来“少跑路、更精准、有温度”的就医新体验。
建筑革新:“躺下来”的医院 告别电梯等待与来回奔波
“以前去医院,挂号、检查、住院要跑好几栋楼,电梯等半天。”提前了解了五代医院布局的市民,对“大平层”的布局连连称赞。据了解,与传统“高楼林立”的四代医院不同,德阳市人民医院旌北院区采用扁平化设计,楼层控制在7层,让医院“躺下来”。
贯穿院区的300米长、18米宽“医疗大道”是核心设计,两端连接急诊中心、手术中心等关键区域,两侧分布着综合服务中心、医技共享平台和各疾病中心门诊。“就像机场航站楼的‘登机口’,各疾病中心依人体解剖结构分区,门诊在1-3层,住院区在4-7层,患者不用跨楼奔波就能完成从检查到住院的全流程。”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设计让人流、物流实现水平高效运转,大幅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走进院区,柔和的建筑色调取代了传统医院的阴暗感,便民设施随处可见。“我们参考法国五代医院的设计理念,不仅追求效率,更注重患者的感官体验和心理慰藉。”德阳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院区从标识设置到休息区域规划,都以患者便捷和舒适为首要原则,让医院不再是令人焦虑的场所。
科室破壁:多学科融合 破解“挂错科”“各管一段”难题
“肚子痛该挂哪个科?”这一困扰患者的常见问题,在五代医院将成为历史。该院彻底打破传统内、外、妇、儿分科壁垒,以多学科协作(MDT)理念为核心,组建五大疾病中心,推行“一站式”诊疗服务。
“人是复杂的生物体,不能简单‘分而治之’。”德阳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举例,此前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曾分散在多个科室,治疗方案不统一。2016年,该医院成立省内首个地市级急性胰腺炎专病中心,整合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急诊科、中医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资源,建立专属MDT团队,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如今该中心年收治患者达870余例,危重症患者占比23%,死亡率从3.9%降至1%以下。
这样的融合模式已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全面推广。“患者不用再辗转各科,由多学科医生共同制定最优方案。”该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不仅避免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弊端,更减少了误诊误治,缩短了治疗等待时间。此前一位合并多种并发症的重症患者,经MDT团队救治后顺利出院,感慨“不用转科折腾,医生主动上门服务,省心又有效”。
人才筑基:10年培育50+ 博士内外兼修强内核
硬件升级的同时,德阳市人民医院更注重“软实力”打造。“五代医院的运行,需要‘内外兼修’的复合型人才。”据介绍,10年前该医院博士不足10人,如今通过“外引内培”已超50人,未来将向100人目标迈进。
为激励人才成长,德阳市人民医院推出个性化协议、脱产读书补助、学费报销等政策,选拔骨干赴新加坡、德国、意大利等国研修,累计达700余人次。“不仅要引进‘领头雁’,更要培养‘子弟兵’。”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人才带着先进技术和人文理念回归,成为学科融合、服务升级的核心力量,为五代医院高质量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据悉,德阳市人民医院旌北院区投用后,将承接成德同城化发展带来的医疗需求,为德阳及周边地区460万群众提供公平、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座集扁平化布局、多学科融合、人文关怀、人才集聚于一体的新型医院,正开启德阳医疗服务的全新篇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