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发布

成都出台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2023年06月13日 09:19 来源:成都发布 编辑:曹惠君

近日,成都市政府颁布

《成都市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一直以来

重特大疾病医疗相关话题

始终受到关注

该《办法》的实施,将明确

  适用人群、保障方式和标准等方面内容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对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

  起付标准降低50%

  《办法》明确适用对象包括:

  1、特困人员;

  2、孤儿;

  3、低保对象;

  4、低保边缘家庭成员;

  5、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简称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6、不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低保或低保边缘家庭条件,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以下简称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参加本市基本医保的非本市户籍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纳入保障范围。

  困难群众具有多重特殊身份属性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纳入救助范围,避免重复救助。

  《办法》规定的保障方式和标准是什么?记者注意到,在《办法》中显示:

  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孤儿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资助标准为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最低缴费标准。定额资助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资助标准为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最低缴费标准的75%。对参保人自愿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医保或成都市域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不予资助。

  《办法》还提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特困人员、孤儿、低保对象起付标准降低50%,分段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96%。

  同时,特困人员、孤儿在本市医保经办机构指定的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扣除基本医保报销后,剩余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给予全额救助。低保对象在本市医保经办机构指定的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扣除基本医保报销后,剩余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80%的比例救助,一个自然年度救助限额为500元。

  年度救助

  对特困人员、孤儿

  不设起付标准,给予全额救助

  记者注意到,《办法》中提及医疗救助对象在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和“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住院、门诊特殊疾病医疗费用以及单行支付药品、高值药品费用,扣除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等报销后,剩余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分类设定年度救助起付标准(以下简称起付标准),按不同待遇标准救助。

  具体来看:

  特困人员、孤儿不设起付标准,给予全额救助;低保对象不设起付标准,按80%的比例救助;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起付标准为本市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按65%的比例救助;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起付标准为本市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按60%的比例救助;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起付标准为本市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按60%的比例救助。

  此外,特困人员、孤儿不设自然年度救助限额,其他医疗救助对象一个自然年度救助限额为4万元。而对规范转诊且在省域内就医的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超过本市防止返贫监测收入标准部分的医疗费用,则按照55%的比例倾斜救助,一个自然年度救助限额为4万元。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