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楠柳社区:“市场+公益”慈善又便民
2023年11月18日 20:5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8日电 (唐倩)“老刘,社区又在搞积分兑换了!听说是今年的最后一次,搞快去。”18日,一场志愿者积分兑换活动在成都市楠柳社区悄然展开,平日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们,将积累的积分兑换成了心仪物品。

  原来,楠柳社区拥有近100名活跃的社区志愿者,承载着商家服务、小区治理、安全维护、应急服务等功能。为了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让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公益中的效能和可持续性得到更好地发挥,楠柳社区“三顾”街区,走访近20次,招募到20个商家,聚合了120多名街区公益合伙人。

  “人有了,队伍壮大了,我们就该思考如何做好服务了。”据楠柳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第一步设置了“159”月月公益赶集日,每月15日为居民提供缝补、办事咨询、政策普及等便民利民服务活动。持此之外,社区的“壹元公益”品牌活动让居民只需一块钱就可以参与手工体验、享受剪发磨刀等。

  这些系列小微公益慈善项目在服务中惠及更多居民,就连社区的“商家服务驿站”,都逐渐转化成了公益平台。“一开始,我们做这个平台是想让商家‘诉有所应’,让居民有渠道就近反应问题,所以建立了这个驿站。”楠柳社区街区网格支部书记陈建称,随着街区治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商家服务驿站增设了社区直播、残疾人手工作品义卖、社区手工匠人产品义卖、户外劳动工作者休憩娱乐为一体的服务综合平台。

楠柳社区商家服务驿站。(楠柳社区 供图)
楠柳社区商家服务驿站。(楠柳社区 供图)

  “这是我们探索市场+公益的方式补充驿站的便民职能,所获得收入也将全部纳入社区微基金,让阵地持续造血。”楠柳社区党委副书记赵海林称。如今,在慈善主体、慈善服务活动的充盈下,社区创新成立社区专项基金,通过居民自筹、商家代筹、企业帮筹的“三筹机制”,实现社区专项基金可持续发展和自我造血。社区创建的“159”月月公益赶集日,以常态化便民服务宣传慈善文化。“0.5”公益格子铺,则是用活闲置空间和优势资源,让更多有爱心的小微单位都能参与到公益慈善中。这些慈善小品牌,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众善乐融,友邻楠柳”慈善服务体系。

  自楠柳社区慈善体系建立以来,已开展公益服务、志愿活动近50场,服务18283人次。接下来,楠柳社区将加快3.0亲子菜园、生态集市的打造步伐,继续完善基金后续使用、管理的机制体系,做实爱心商家、慈善联盟等“楠朋友”的靠前服务,充盈慈善场景,推动慈善枝桠漫延全龄、覆盖全域,形成募捐+服务+基金造血+服务的大闭环,推动社区慈善由应急慈善向常态慈善转变、由民生慈善向全域慈善转变、由少数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由自发慈善向专业慈善转变。(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