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1日电 (吴平华)31日,由成都市青羊区文体旅局主办、青羊区文化馆承办的青羊区“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之“处暑·暑散凉风起”2024处暑节气活动在宽窄有度美学空间举行。

“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的习俗是祭祖迎秋、吃鸭子和放河灯。”……当日上午10点,节气文化课堂开课,国学老师分享了二十四节气——处暑时节的由来及习俗,并围绕处暑习俗与大家猜谜互动,现场的大小朋友们都非常踊跃地举手抢答。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过了之后,早晚就凉快起来,古人的节气真的很准。”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上了一堂节气课,受益匪浅,佩服古人的智慧,更懂得节气真实含义。
随后的非遗民俗体验活动,在手工指导老师和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教学下,孩子们和家长精心制作“荷灯”、DIY雪泥画和非遗绳编,在动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绳编,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能把做的东西带回家当装饰品。”住在商业街的文雯一边跟着老师学,一边想着把回家怎么挂好看。
青羊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非遗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衔接起来,让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下去,接下来“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之“二十四节气”特色民俗体验活动还将邀请青羊区的非遗传承人参与其中,让节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