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榜城市
北京(第6位)
香港(第7位)
上海(第8位)
杭州(第36位)
深圳(第37位)
广州(第38位)
成都(第40位)
重庆(第47位)
在国际化日益成为城市竞争核心要素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国际交往力”,不仅是经济和政治的支撑,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表达力和全球连接力。
记者了解到,9月24日,《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5》报告在清华大学正式发布,这是该指数连续第3年发布,今年是成都首次上榜,位列全球第40位。
成都为新增评估样本城市
位列全球第40位
作为全球首个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报告,该指数由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德勤中国联合发布。
报告通过数据采集、指数测算和定性研究等,对各个参评城市在全球要素集聚、国际政治经济交往和世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与功能开展评价,反映其国际交往能力。今年,该指数沿用吸引力、影响力和联通力三个维度的研究框架,同时将参评城市总数扩充到50个,进一步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比重。
从结果来看,在本轮评估中,综合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伦敦、巴黎、纽约、首尔、新加坡、北京、香港、上海、东京、旧金山和曼谷,其中旧金山和曼谷并列第10名。总榜单中,中国上榜城市包括:北京(第6位)、香港(第7位)、上海(第8位)、杭州(第36位)、深圳(第37位)、广州(第38位)、成都(第40位)、重庆(第47位)。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重庆、杭州均为本轮报告新增的评估样本城市。
为什么将成都纳入新增城市之列?报告提出,一方面,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是中国内陆首个双国际机场城市,设有23个外国领事机构,与全球241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及友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成都正依托文旅软实力拓展全球影响圈。数据显示,2024年,以成都为代表的部分中国城市的入境外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走出去、引进来”
成都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成都连接世界的能力,首先建立在“走出去、引进来”的通达能力上。2025年,成都国际航线网络不断扩展、航班密度持续提升——成都先后新开直飞迪拜、马德里、巴黎、槟城等国际客货运航线,并计划在全年开通14条国际航线。
今年前5月,成都国际班列开行超2400列。4月13日,成都首趟图定中亚班列正式开行,这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至中亚新增一条常态化跨境物流通道,为内陆企业开拓欧亚市场注入了新动能。
事实上,自2013年首趟成都中欧班列鸣笛启程以来,成都国际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3.2万列。去年,成都国际班列已实现联接境外120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构建起“西进欧洲、北接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航空航线与物流班列,为城市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也为“请进来”创造了空间。今年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验放量达120万余人次、航班8300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2.4%,均创五年来历史新高。
投资热潮同样蜂拥而至。当前,已有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平均每天有2家外资企业来蓉投资,各类国际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加速在成都聚集。如今,这座城市,已经集聚了超过5000家外资企业,2024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16.71亿美元,居中西部第一。(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