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2日电(记者 王鹏)10月12日,成都高新西区坤恒顺维、清水河南侧社区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来回穿梭的工程车络绎不绝,处处是抢抓工期的场景。记者获悉,今年成都高新西区实施重点项目53个,已完成投资129亿元。
作为全市首批24个重点片区之一,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高新片区)提出聚焦柔性显示等重点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公园城市智造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愿景。京东方车载显示基地、博创科技西部总部基地、芯未项目、30亩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12个项目提前开工,无线创智产业园、清水河南侧中学等20个项目将按期竣工。
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 做强产业细分赛道

新型显示是成都高新区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一个重点产业细分赛道。在建圈强链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充分发挥京东方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以车载显示屏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做大了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占有率。
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由京东方科技集团和京东方精电共同投资,一期投资25亿元,占地15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正式投产。
据了解,基地项目通过政企齐抓共管高度协调,一路绿灯。在建设施工期间,政府、企业与项目建设团队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使得建设项目比合同工期提前50天完成全面封顶。作为京东方科技集团最大的车载显示产品集中化生产基地,其通过集中车载项目资源,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凭借京东方在中游面板市场的主导地位,可以将车载显示屏的成本大幅拉低,为成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带来更大的发展优势。
成都高新区通过充分发挥京东方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世界柔谷,已导入项目总投资183亿元。世界柔谷将抢抓柔性显示产业先发优势,带动上下游,助力成都高新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聚集地,力争2025年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
与此同时,中国存储谷已导入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在建项目中的成都华为未来技术创新中心将持续扩大5G、存储等业务研发规模,引入消费者、人工智能等新业务板块,助力成都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中国存储谷将持续推动存储产业聚集发展,重点招引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有序推进存储介质、存储芯片、存储元器件、存储软件等重大项目落地,力争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超过1700亿。
“成都高新西区将依托世界柔谷、中国存储谷、成渝智能终端创新走廊三大核心功能载体,建设世界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智造高地。”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力打造公园城市智造发展示范区

“最近我骑车去了成都高新西区的清水河绿道,从绕城外的顺江小区河边出发,一路沿着清水河绿道往上游骑行,沿途环境挺好,还能看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市民高先生说,绿道骑行已经成为成都市民当下最热门的休闲方式之一,清水河绿道的建成,给了大家一个新的选择。
记者发现,清水河河畔的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作业,产业项目载体、人才公寓、幼儿园、小学正加速成型。
“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高新片区)以满足市民品质化生活需求、彰显公园城市形态功能为导向,构建蓝绿交织公园体系、绿色综合交通体系、多元精准配套体系,聚力实现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应每个体系,我们制定了清晰的行动计划。”
在构建蓝绿交织公园体系方面,为提升企业、居民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活力度,增强人才吸附力,成都高新西区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构建“两廊、六带、多点”的蓝绿交织生态体系。“我们高标准策划了绿芯公园、檬柏社区公园,综保区文化景观长廊将于年底完工,清水河慢行绿道系统已部分对外开放。”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规划依托区域内生态资源,还将新建35公里绿道,开放约20公里滨水绿带。
记者了解到,为构建绿色综合交通体系,成都高新西区聚焦区域外联内畅,着力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开展成都高新西区与周边共约350平方公里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总体交通规划也即将形成。
“下一步,成都高新西区将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坚持以‘三个做优做强’牵引高质量发展,坚持顶层设计‘一盘棋’的大局观,落地落实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推动资源跨区域整合。瞄准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产业链为主线,畅通上下游、整合左右岸,加速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提升产业能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将重点片区建设成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与此同时,还将加快出台支撑重点片区建设的土地政策措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优势资源向项目集群聚集。”成都高新西区发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