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6日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深远海养殖等,为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稳住养殖基本盘,持续提升水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注入“强心剂”。3月,中国水产人将齐聚通威共襄盛会,碰撞思想火花,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2023年渔业渔政工作相关部署。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3年位居全球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产养殖在优良品种培育、养殖模式构建、设施装备研发、高效饲料研制和主要病害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保障优质蛋白供给、建设水域生态文明、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和振兴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3月,由通威等共同发起的2023第七届中国水产科技大会将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隆重举行。作为覆盖原料、饲料、种苗、动保、养殖、设施设备、加工、销售等水产行业全产业链的科技盛宴,本届大会将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壮大水产、藻类产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等重要论述,邀请相关院士专家,深度解读水产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新科技新成果推介会、微藻分论坛、水产品预制菜分论坛等的举办,交流分享新技术、新成果,为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渔业振兴做出积极努力。
自2017年开始,中国水产科技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过去六年,6大院士、4大首席科学家、近100位专家教授深度把脉中国水产,超40所院校提供智力支持,近200位政府、协会、院所领导亲临指导,1600余家水产领域龙头企业、近5000名专业嘉宾参会。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业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当前,在全球水产养殖领域,“中国专家、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广受欢迎。在RCEP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双碳绿色发展新趋势下,中国必将从水产大国向水产强国转变,引领全球水产业绿色升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