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税惠专精特新:为企业创新“撑腰”
2023年12月20日 21: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0日电 (蔡雅芸 方媛 刘谋)“专精特新”,“专”是关键,“新”是灵魂。在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巨人”企业是创新航道上的“领头雁”。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调研数据显示,该省400余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五成企业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七成企业深耕行业10年以上。

 税务干部在企业了解生产等情况。四川税务供图
税务干部在企业了解生产等情况。四川税务供图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以创新延续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从南京到成都,从研制仪表机床到柔性制造系统,这家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内迁近60年的国营“老字号”正以“钢牙啃硬骨头”的劲头实现华丽转身。“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更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基础。”该企业总工程师孙廷刚称,判断一台机床水平高低,要看它的重复定位精度,如果能达到5微米,就是一台高精度机床。

  孙廷刚表示,过去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密机床依赖进口,经过10余年持续研发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密卧式加工中心重复定位精度已达2微米,满足了航空、航天、减速器等领域对高精密或超高精密淬火零件(≤HRC68)进行硬切削的需求,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近年来,企业不仅获得中央财政质量发展资金、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等补助300余万元,还累计享受高新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费优惠1000余万元。“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坚定着企业孜孜以求的步伐。“为了小小的几微米,研发团队攻坚了10余年。”孙廷刚称,10年研发攻坚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税费优惠政策,成为企业漫漫研发路上的不竭动力。

  事实上,一省企业研发投入是否持续增长,不仅是创新能力的数据化体现,也是衡量全省产业结构是否向创新发展作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指标。具体来看,2022年四川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支出)占比首次突破六成;基础研究经费比上年增长23.6%,占比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732.7亿元,同比增长15.4%。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表示,企业研发投入是固定成本,只有通过量产才能摊薄生产成本,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关键就是技术创新。目前,四川正在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在财政、税惠等各项政策全方位支持下,全社会创新投入意愿持续增强,创新资源也在四川呈现集聚态势。

  据悉,四川迈向“制造强省”的进程中,四川提出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余家的目标下,四川税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政策找人”的精准推送机制,推动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同时深化跨部门联动,共同推出更多暖企惠企政策,助力靶向培育更多“专而精”的创新型企业。(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