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成都商报

2024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了:GDP增长6%左右
2024年01月23日 09:18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1月22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省长黄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如何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准确把握和全面运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既客观正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又充分看到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有良好基础、有较为雄厚实力,还有多个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拿出迎难而上的勇气,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将滚动建设300个重大合作项目

  2024年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牵引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围绕强化“四个功能”推进协同发展,做好“相互赋能、相向发展”大文章。推动川渝共建项目与合作事项加快实施,滚动建设300个重大合作项目,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培育新质生产力,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高水平、大力度推进成渝“氢走廊”建设。加快中部地区崛起,落实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深化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优化“川渝通办”政务服务。

  2024年,四川将编制推动超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方案,支持成都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支持成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共建产业生态,共育创新主体,共促开放活力,共筑安全底线,共优生活品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产业建圈强链攻坚行动,加快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至眉山线建设,建成投用成都至资阳线。

  将加快组建第二批天府实验室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四川将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具体包括:提升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质效,四川将支持和保障国家实验室高效运行,加快组建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做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争创网络安全、清洁能源等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四川将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围绕六大优势产业布局整合创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持续实施航空与燃机、钒钛稀土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先进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

  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四川将推进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高质量运行;实施“天府金泉”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大力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四川将编制产业、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发展规划,培育领衔科学家和顶尖青年科技人才;推进国家科技成果、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和保障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将建设15个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四川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落实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10条支持政策”。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川将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开展成渝电子信息等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高水平规划建设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深化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打造国家钒钛战略材料基地。

  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培育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力争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将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支持有人机无人机、国企民企一起上,支持成都、自贡等做大无人机产业集群,布局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加快推动京东方第8.6代生产线、一汽红旗成都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天府软件园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四川将实施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双赋”行动,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试点,建设15个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落实,用好沪、深、北交易所西南基地,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和发债融资。推进5个国家物流枢纽、3个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和3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8个省级区域物流枢纽发展。

  将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万套(间)

  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在壮大消费基础支撑方面,四川将壮大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首店经济。拓展跨境支付场景,提升外籍人士在川消费支付便利度。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出台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措施,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坚持“一城一策”优化调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万套(间),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更好满足“一老一小”消费需求,围绕解决老龄化问题增加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养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托幼托育服务。支持成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省域经济副中心提升消费能级。

  报告还提出,保持文旅经济热度。具体而言,四川将办好“引客入川”“冬游四川”“文旅消费季”等系列活动。支持规划建设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建设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藏羌彝文化旅游风景道、蜀道三国文化旅游风景道和大渡河风景道,打造国道318“中国最美高原景观大道”和绿色超级充电走廊,推进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蜀道等交旅融合发展,支持华蓥山川渝文旅一体化发展。持续抓好稻城亚丁世界级文旅新地标建设。

  特/写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40多处提到成都

  有哪些期待?

  作为全省“舞龙头”的省会城市,成都扛起了发展担当。省政府工作报告40多处提到了成都工作,为成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提供了目标指引。

  2024年,四川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进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高质量运行。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报告指出,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支持有人机无人机、军用民用、国企民企一起上,支持成都、自贡等做大无人机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京东方第8.6代生产线、一汽红旗成都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天府软件园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在回顾一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取得的长足进步时,政府工作报告特别重温了成都大运会。“成都大运会非常圆满成功,受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充分肯定,国际大体联和参赛各国大学生运动员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向为成都大运会成功举办作出贡献的所有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政府工作报告高度评价成都大运会,“以成都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会场,掌声经久不息。

  新的一年,成都办赛营城的脚步不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多场成都主办的赛会,包括举办2024年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认真做好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筹备工作,支持成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等。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建设,提升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位势和能级;明确建设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巩固提升中欧班列、南向班列、长江班列运营水平;恢复开通更多国际航线,构建以成都为中心连通亚洲、欧洲、南美洲等的骨干货运航线网络。

  “成都要当好全省的发动机和压舱石,发动机动力十足,压舱石稳如泰山。”成都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透露了发展的信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彭惊 赵雨欣 彭祥萍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