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5日电 (记者 岳依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统计联席会议暨经济普查工作座谈会5日在成都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86.7亿元,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发展态势。
成都、重庆双核韧性持续彰显。其中,成都经济总量达到22074.7亿元,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7845.3亿元;重庆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4632.6亿元,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总量达23120.1亿元。
据介绍,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5.6%、6.8%;工业增加值增长5.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接触型服务业加快恢复,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9.1%;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7.7%。

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4%,其中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9.6%、13%。消费市场加快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增长8.9%,其中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5%。
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合作纵深推进,出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方案,发布首批川渝“一件事一次办”和“免证办”事项清单,“川渝通办”事项全面落地;248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38.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放合作持续推进,成渝中线、成达万、西渝等高铁加快建设,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到21条;2023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超过5300列,运输箱量超43万标箱,运行线路近50条,覆盖欧亚超100个城市站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