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组建设立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2024年08月21日 10:4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1日电 (林豪)在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四川作出“重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体系,打造千亿级母子基金集群”决策部署。四川省财政厅21日透露,四川坚持目标导向、先立后破,系统观念、守正创新,组建设立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顶层设计全面系统

  投资目标更明确

  引导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对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四川此次改革坚持“系统全面”,对引导基金功能定位、体系架构、决策机制作了优化升级,将进一步助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新阵地”。

整体设计全面系统。四川省财政厅 供图
整体设计全面系统。四川省财政厅 供图

  产业培育的功能定位更加鲜明。引导基金是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基金,立足四川产业优势和现代产业发展前沿,聚焦创新主体挖掘、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生态打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赛道上,发挥引导基金“长期助跑”的支撑作用。以引导基金为牵引,带动国资(国企)基金和市场化基金竞相发展,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基金投资雁阵格局。

  三级联动的架构体系更加完善。引导基金按照“母基金-综合基金-子基金”三级架构运行。组建四川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司作为母基金,母基金作为一级管理人,负责组建设立先进制造、成果转化、资源能源等综合基金;综合基金作为二级管理人,负责根据产业细分领域组建设立和运营管理子基金。

  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更加有序。四川成立省领导牵头的基金管委会,把方向、定规则、管考核,不干预具体项目投资决策;母基金公司作为出资主体,负责建制度、选机构、促执行;管理机构负责基金“募、投、管、退”,实施专业化运营管理。

  “通过顶层设计的优化完善,推动引导基金实现从‘既要又要’到‘只要’的蝶变,投早、投小、投产业、投硬科技的目标更加明确。”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持续释放投资空间

  基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直接融资,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们坚持‘互利共赢’,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释放投资空间,带动更多资本来川投资,引导更多机构在川兴业。”该负责人表示。

 持续释放投资空间。四川省财政厅 供图
持续释放投资空间。四川省财政厅 供图

  基金募集资金的钱从哪里来?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展示决心和诚意。据介绍,母基金首期规模达200亿元,母基金对综合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40%,省内财政及国资(国企)对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80%,这在全国处于最高水平。

  基金投资为什么要来四川?因为这里“有利可图”。综合基金和子基金管得好、实现预期目标,基金管理机构或其他出资人不仅能够以较低价格受让母基金持有的股份,还可以最大可能享受母基金的超额收益。

  基金风险管控严,如何解决不敢投的问题?分类设定基金投资损失容忍度、企业(项目)亏损率指标,营造包容、宽松、灵活的基金投资环境。特别是成果转化类基金损失容忍度达60%,这在全国处于最高水平。

  基金投早投小有成长周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耐心。综合基金存续期最长达12年,子基金最长达10年。基金到期退出后,引导基金出资不会收回财政,仍然留在母基金公司用于滚动发展。

  据悉,引导基金投资的项目将纳入现有工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严格落实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以政策叠加发力推动基金迭代升级。

  运营管理更加科学

  厚植良好发展“土壤”

  在充分包容的环境下,引导基金运作只有治理有效、运作规范,才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该负责人表示,综合基金和子基金面向各类长期资金实行开放募资,积极拓宽“募”的渠道,在加大省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欢迎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国资国企、市县政府共同出资参与,与四川产业发展同提升、共受益。

运营管理更加科学。四川省财政厅 供图
运营管理更加科学。四川省财政厅 供图

  “我们制定出台了管理机构遴选办法,明确基本资质、进阶条件、优先情形以及遴选方式、评审办法,原则上均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面向全国择优遴选。同时配套制定了管理费计提办法,明确计提标准、结算时限及资金来源等,切实保障机构合法权益。”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称,除此以外,充分释放“投”的活力,赋予基金管理机构项目决策自主权;放宽返投要求,返投比例降低到1.2倍,被投企业迁入、控股收购、关联企业投资等均纳入返投认定范围,支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范围内配置项目和资金资源。

  该负责人介绍,进一步提升“管”的实效,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实行跟投机制,推动管理团队与基金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加强投资观察,派驻观察员对投资合规性予以前置把关;强化投后服务,通过战略管理、资源嫁接、上市辅导等方式赋能被投企业持续发展;完善报告机制,明确报告内容、时间和方式,确保日常运营管理不被“打搅”。

  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激励约束相容的制度体系,更好“催化”各类资本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资本、企业、项目、人才扎根天府之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